就是穎都的百姓,也會編排出許多關於孫有道的故事,關起門來時,還會先啐一口唾沫在地上,罵一句孫老狗,再咒一下這條晉奸或者叫成奸老狗到底什麼時候死!
眾望所歸和聲名狼藉,本就不矛盾。
說到底,還是因為這個世上能完全不顧一切地站出來的人少,您以為誰都能和您一樣,主動站在成群馬刀面前麼?
再說了,就是您,不也是被人罵了麼。”
劍聖沉吟許久,
最後道:
“麻煩。”
“但您似乎比我預料中要想得開。”
“因為我覺得,想太多,容易讓人煩,就不去想了。”
“您這是境界,通透。”
太守府,到了。
進太守府,鄭伯爺倒是沒讓劍聖先進去,畢竟若是此時太守府內也不安全的話,那麼也就意味著叛軍已經完全攻克穎都城了,這顯然不可能。
得知鄭伯爺回來了,毛太守和成親王司徒宇一起主動來迎。
鄭伯爺得了好處,也遂了心願,自是不會再去賣什麼臉色,不說別的,光是毛太守先前對著自己的那一跪,自己眼下也得給他留著面子。
“見過成親王,見過太守大人,王爺,大人,二位請放心,城內的叛黨基本已經被鎮壓了,現在,只剩下最後的一點收尾。”
司徒宇開口道:“幸好有平野伯在,實乃我穎都之幸。”
毛太守摸了摸自己的鬍鬚,點頭道:“確實,若不是平野伯正好在這裡,這一番亂子,本官和王爺二人,肯定得忙得夠嗆。”
三人隨即一起入了簽押房,鄭伯爺將事情,說給了二位聽。
當然,肯定不是說的實話。
“如此說來,孫太傅,也算是公忠體國了。”毛太守感慨道。
其實,他一開始是不信的,他不信孫有道,會做出這種事兒,因為他覺得孫有道的覺悟,沒那麼低。
這裡的覺悟,不是指的是對大燕的忠誠,而是另一種家國情節。
在毛明才看來,孫有道隔岸觀火就是了,真沒必要還得讓自己的長子去弄個裡應外合。
他圖什麼?
要知道當初陛下可是下旨,想讓他去燕京做官的,但人家以年老體邁為由,拒絕了。
年老體邁,大家都清楚,只是一個官面上的說辭。
說白了,還是不想屈身侍燕唄。
但大家都能理解,不想幹就不幹了吧,陛下和朝廷也沒去難為人。
但你前腳不想去燕京為官,後腳就聯絡平野伯來個裡應外合,
您這是在做什麼呢?
當然,這些話毛明才是不能說出口的,因為犯了忌諱。
你不能說人家忠於大燕是錯的。
且根據先前鄭伯爺的步步為營,提前預判和處置,實在是太天衣無縫了,所以毛明才也就相信了有人提前給鄭伯爺通風報信,且準備裡應外合。
感情上,有些無法理解,但理性上,已然接受了這個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