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將靴子重新穿起來,繼續道:“你怎麼不換蟒袍,待會兒說不準父皇會傳宴的。”
“帶了,嫌熱,穿得冒汗,待會兒再穿。”
“對了,別隻吃花生啊,我叫你帶的菜呢?”
“待會兒父皇宴請,我們要陪坐的,你要我帶菜做什麼?”
“你沒帶啊?”
“忘了。”
“你……唉,鄭凡和咱是同輩人,赴宴時,父皇必然要借鄭凡來敲打咱們,說咱們如何如何沒出息不思進取什麼的,到時候,只顧著磕頭請罪了,哪能顧得上吃飯?”
“是哦,我這就差人去買些吃食來。”
……
鄭伯爺的隊伍,來到宮門口。
隊伍,在此時停了下來。
一頭白髮的大宗正站在宮門前,手中拿著聖旨。
太子回頭,看向鄭伯爺,道:
“這是請公主冊封。”
這還是一路上,太子對鄭伯爺說的第一句話。
冊封公主,不能是官員,而應該是宗正,也就是姬家的族長。
八百多年前,燕侯楚侯都是大夏天子的臣子,奉命開邊,如今兩國雖然前不久剛剛還在開戰,但這就像是兩個鄰居,大人之間在幹架,總不至於去對一個來你家裡玩的孩子撒氣發火,這未免太丟了份兒。
所以,讓大宗正來宣旨冊封,代表著一種姬氏和熊氏之間的家族關聯。
“楚國公主熊麗箐接旨。”
熊麗箐從馬車內走出,一身華裝的她,緩緩地跪伏在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對公主來到燕國的這件事,聖旨上是極盡讚美之詞,並沒有將公主當作俘虜或者是一件炫耀品,這一點大氣,燕皇是不缺的。
高興自然是高興,畢竟這是長臉的事兒,但在做事時,也得有格局。
“故,賜封熊麗箐為我大燕昭德公主,封地滄縣,建公主府,欽此。”
昭德公主,名號不錯,比什麼“歸義公主”這類的要好聽得多。
當然,更引起鄭伯爺注意的,是公主的封地,滄縣,這個地方,很窮,很破,幾乎沒什麼人口。
因為滄縣就在雪海關南面兒,是距離雪海關最近的一個原本屬於成國的縣城。
燕皇將公主的封地選擇在滄縣,其實變相地就是將滄縣送給了身為公主丈夫的鄭伯爺。
也算是將雪海關那一塊的地方治理權,交給了鄭凡。
“臣,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熊麗箐接旨。
大宗正親切道:
“閨女,起來吧。”
隨即,
大宗正目光看向鄭凡,
從侍從手裡,又接過一道聖旨:
“大燕雪海關總兵兼成國大將軍平野伯鄭凡接旨。”
這一次,沒讓你不下馬,所以鄭伯爺還是規規矩矩地下來跪下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今日賜婚,昭德公主下嫁平野伯鄭凡,望爾等相敬如賓,百年好合。”
這是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