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害怕的,是她弟弟,當然,“害怕”這個詞兒,在這裡並不算準確,如果硬要解釋的話,可以理解成某種可以引起郡主內心強烈不安的事物。
但不管怎麼樣,缺口,鄭凡找到了。
接下來,就是渲染,在渲染之中,將這口子給撕裂,讓洶湧的潮水順著口子衝進來,將內心,化為狼藉的河澤。
許是太久沒這般自在了,又或者說,在這種環境下,人的某種情緒很容易被充實起來,亦可以稱之為……膨脹。
“神說,要有光。”
當即,
白晝,
刺目的光亮充斥四周。
由先前的黑暗主色調轉瞬間切換成極端反差,是一種生硬直接卻也極為有效的轉場方式。
郡主下意識地捂住自己的眼,眼部傳來強烈的刺痛感。
而當其開始逐漸適應四周的光亮,又或者是光亮開始趨於平淡後,她抬起頭,發現自己正站在一片極為熟悉的場景之中。
很熟悉,
很熟悉,
像家一樣,
也確實,是她的家。
鄭凡一直在觀察著郡主的神情,他可以距離郡主很近很近也不會擔心被發現。
轉瞬間的意識切換,
熟悉環境的視野進入,
迷茫會短暫地佔據心神,
但隨即,人的理性會甦醒,從而思考自己所處的環境,繼而去本能地判斷真假。
一個人的內心越是堅定,這種理性甦醒就越會快速。
所以,就必須要恰好這個時間點,在其還沒回過神來之際,將其注意力拽進下一個點。
鄭凡打了個響指,
長廊後頭,
傳來了聲響:
“阿姊………阿姊………阿姊………”
其實,在此時直接拿出鎮北侯府小侯爺的形象是最合適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但問題在於,鄭凡沒見過那位傳說中的小侯爺到底是個什麼樣,而且就算見過,但他小時候是什麼模樣你能模擬出來麼?
幻境中的任何呈現,一如夢境中所出現的任何事物都是來自現實世界的投影,當你在現實裡沒見過時,就根本沒辦法在夢裡給幻想出來。
所以,本著避免畫蛇添足的錯誤,鄭凡是先以“聲”示人。
聲音的話,就容易模糊多了。
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也能說明聲音的辨識度,肯定沒直接看見要高。
只要不是運氣特別背,那位傳說中的小侯爺小時候是個嗓音獨特的存在,基本,模仿個那個年紀的童音,大機率是能糊弄過去的。
果真,郡主的注意力馬上被聲音吸引過去。
熟悉的侯府環境,
喊著自己“阿姊”的聲音,
這暗示,已經是豐富到溢位了。
郡主的神情開始發生變化,她在緊張,她在畏懼。
緊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