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不回援,自是有將軍的道理,就是在末將看來,此時回援,意義也不大,前線伯爺那邊戰事情況如何,現在應該已經分出結果了,是好,咱們回去無用,是壞,咱們這支兵馬在這裡,乃蠻部也不敢追擊伯爺太兇。”
梁程不置可否。
左繼遷則繼續道:“但是,將軍,有些時候有些事,它是不分對錯的,而是分態度。”
你不回援,甭管你回援是否有用,你不回來,就證明你對我的安危不在乎。
左繼遷這般勸諫,倒也不是為了挑撥離間,而是他所認為的生存之道。
梁程瑤瑤頭,道:
“不必在意這些。”
“是,將軍。”
就在這時,徐有成快步跑來,稟報道:
“將軍,乃蠻部周遭,出現了一支野人兵馬,應該是援兵。”
左繼遷聞言,當即站起來。
梁程則下令道:
“傳我命令,原地待命。”
“是,將軍。”
徐有成聽令下去了,左繼遷則有些不解地問道:
“將軍,這是為何?”
乃蠻部的援兵已經回來了,這時候是戰是撤都應該拿出去一個章程,而且要快,但原地帶兵是在做什麼打算?
“乃蠻部援兵沒有走我們先前設伏的那條路,應該是繞了一條遠路。”
梁程伸手指了指前方閃爍著篝火的乃蠻部營寨,道:
“不是為了故意避開我們的設伏,事實上設伏這件事,對方如果提前心裡想到了,我們就很難伏擊到他,且乃蠻部雖然出動了大軍,但是其部族裡,不可能一點兵馬都沒留,那位大王子如果真的要率軍回援,應該是他在野,其父在內,這樣,就能夾擊我軍,但他沒有選擇這樣做。”
“心虛了,畏懼了,怕了?”左繼遷問道。
梁程微微要投訴,
“我不清楚,但我們現在可以不用去打擾他們,讓他們告訴我,他們到底想幹什麼。”
……
“他到底想幹什麼,想幹什麼!!!”
乃蠻王發出一聲怒吼。
當一支燕軍忽然出現在自己牧場範圍時,乃蠻王被震驚了一次,他當時以為是燕軍主力奔襲過來了,馬上下令收攏族人,同時派人去前面支應一支兵馬回援。
這無疑是很正確的決定,至少,站在乃蠻王的角度來說確實是這樣,至於“抽水桶板”效應會帶來什麼結果,這不是乃蠻王所能考慮進去的,且就算考慮進去也沒辦法目前去解決的問題。
但當手下人來報自己長子率軍回援,且是從另一個方向回援過來時,乃蠻王的心裡忽然“咯噔”了一下。
你可以說這是身為上位者的直覺,
也能認為這是當爹對自己種的一種信任和理解,
在得知這一訊息的第一時刻,
乃蠻王就下令將自己長子親隨隊伍的家眷全都抓了過來,同時命令部族裡還剩下的勇士全部著甲做好準備。
果不其然,當自己長子所率的五千勇士出現在了部族南側不遠處時,他們忽然開始了衝鋒。
已經做好準備的乃蠻王直接將人質押送到了第一線,同時親自持刀上陣。
這是一出暫時誰都無法弄得清楚的局面,
但它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
即使此時隔岸觀火的梁程都驚訝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