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王給出的謀劃,對時間點的把握很是重要。
只有抓住這個時間點,才能在乃蠻部最為虛弱的時候以最小的代價擊潰他們,同時,還得趕在其他部族的援兵趕到這裡之前。
一旦乃蠻部被滅或者被擊潰,其他部族是不會懂得什麼唇亡齒寒的道理的,他們只知道,燕人是不可能跑到雪原上放牧來的,少了一個乃蠻部,那乃蠻部空出來的牧場和逃散出來的人口,正好就能被他們給瓜分掉。
這就是現實,
因為野人王的崛起和失敗,
這個過程損耗的,不僅僅是十餘萬野人大軍,
同時還損耗掉了一批有遠見有見識的部族。
精華都已經被掃沒,剩下的,都是些短視的部族和頭人。
在對峙的第五天,
燕軍營寨裡釋放出了大量哨騎開始反壓野人哨騎。
同時,
薛三親自訓練的探子也開始出動。
蠻人哨騎都是柯巖部最為精銳的勇士,薛三的手下更是真正的百裡挑一,所以乃蠻部的哨騎一時間損失慘重。
等到第六天時,
前方哨騎傳來軍情,
有一支人數規模在五千左右的乃蠻部騎兵脫離了本部,後撤了。
鄭伯爺當即抽出自己的刀,
將自己躺了一個星期的椅子給砍成兩半,
同時對著金術可和柯巖冬哥一人一腳屁股踹,
大吼道:
“擊鼓,出擊!”
鄭凡不認為那五千多調動的乃蠻部騎兵是對方在故佈疑陣,
因為鄭凡不認為梁程會失敗。
這是對梁程的信心,對自己手底下魔王素質能力的絕對自信!
所以,乃蠻部後院必然已經失火。
且,再等下去觀望的話,說不得再過個一兩天,附近其他野人部族的援兵就要到了。
在鄭伯爺的命令下,
金術可和柯巖冬哥親自組織,
七千多蠻族騎兵大大方方地駛出了營寨,開始在外面列陣。
這一幕,震懾到了乃蠻部那邊,因為他們的大王子剛剛帶走了五千本部精銳匆忙回防,使得這次領兵的主將也就是乃蠻王的那個弟弟有些不知所措,猶豫不決是否要主動出擊還是後撤防守。
阿銘這個工具人,騎著馬,跟著鄭。
戰場上,主上在哪兒,他就得在哪兒,他得進入自己的角色,去做那一個莫得感情的擋箭機器。
而鄭伯爺,
面對著這七千多其實認識也就不到半個月時間的蠻族兵,
再度展現出了自己的專長。
鄭伯爺騎著貔貅,自軍陣前方掠過,他高舉著自己的馬刀,胯下貔貅也很懂事,配合著鄭伯爺飛奔四蹄,儘量讓自己顯得威武雄壯一些。
且鄭伯爺一開口,
阿銘和薛三馬上對視一眼,彼此都看見了驚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