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吃士兵的,領導吃領導的。
反正現在暫時還不缺糧了,且仗打完了都,成國百姓可能會吃不飽,但絕對餓不著燕軍。
田無鏡走入了雪海關內,這座雄關,曾是晉人先祖的輝煌。
當初這座雄關建立之初,那一代的晉皇還曾親自率文武過來行封禪大典。
不在名山之頂,也不在大江之畔,就在這雪海關內,足以可見晉人對這座雄關的情節之深。
那時,大夏早已滅亡,但那一代晉皇還是以此舉,向“大夏天子”回命,虞氏多代人開拓進取,終成驅逐野人光耀三晉之大舉!
現如今,
身為燕國侯爺的田無鏡來到了這裡,
且這座城,也插上了大燕黑龍旗。
不得不讓人感慨,滄海桑田,世事變化。
田無鏡走在前面,鄭凡跟在後面,落後半個身位,身邊,倒是沒有甲士跟隨。
一來,是雙方手下都清楚這二人要說一些話;
二來,眼下戰事已平,本就沒什麼大危機了,就算有刺客,憑靖南侯的實力,嘖……
“說說吧。”
“是,侯爺。”
鄭凡將自己率軍渡過望江深入後的事兒,一五一十的開始講給靖南侯聽。
當然了,此中肯定用了些移花接木的手法。
比如,指揮軍隊以金蟬脫殼地方式吸引野人合圍,再奇襲奪下雪海關的,不是那具殭屍,而是鄭將軍。
比如,設計這砲車的,不是薛三,也是他鄭將軍。
比如,在守城戰中,率領死士到處補漏的,不是樊力,還是他鄭將軍!
田無鏡一直聽著,表情也沒什麼變化。
這個感覺,像是一個學生完成了一副屬於自己的作品,然後拿給自己的老師去點評。
終於,鄭凡說完了。
田無鏡點點頭,開口道:
“做得不錯。”
就這四個字的點評。
因為單從軍事排程、時機把握、騎兵穿插等方面而言,
鄭凡,
哦不,
是梁程的指揮,完全沒問題。
再嚴格的老師,也很難在這份答卷上,去做什麼吹毛求疵的事兒,因為這份答卷本就是這個學生抄襲自同行業大拿的。
鄭凡馬上謙虛道:
“屬下一直不敢忘記侯爺對屬下的悉心教導,侯爺說過的話,屬下都記在心裡,時不時地反芻回味,學習領會。”
“別謙虛了,說句心裡話,整個大燕,在本侯看來,會比你鄭將軍更會打仗的,也沒幾個人了。”
“屬下還差得遠,差得遠。”
“所差的,無非是軍力上罷了。”
田無鏡一針見血。
鄭凡一直覺得,田無鏡驚才豔豔,無論是武學還是兵家之道上,都是絕對的天才人物,但自家的梁程,真的不比他差。
雙方相較而言,所缺的,是田無鏡有嫡系靖南軍,同時還能調動大燕所有兵馬,而梁程所能用的,僅僅是盛樂軍。
就是薛三,你讓他背後有一個國家的力量,來造他設計的砲車這類的器具,其效果,也絕對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