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靠軍功起家的燕人,能夠牧守一方百姓,無凍餒之患,真的很不容易。
所以,
鄭凡說,
要自己殺了這個格里木,
他就來殺了。
既然,
既然,
既然自己主動去做什麼,都會引起不好的結果,那麼,就按照他的話去做吧,至少,他已經證明過,他做得,不錯。
耳畔邊,馬蹄聲越來越密集,越來越多的野人騎兵正在向這裡湧來,他們企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用揮舞的兵刃,將自己給攔住。
但這些人,
又算得了什麼呢,
真的不算什麼。
劍聖一直認為自己的劍,是當世第一劍。
他在自己徒弟面前,就曾這般說過。
徒弟問自己,那誰是當世第二劍?
劍聖回答:袁振興。
劍婢很高興,
她以為是師傅為了哄她高興,才將自己那個死鬼師傅稱為當世第二劍,而不是乾國第二劍。
但事實上,劍聖說的是心裡話。
李良申入軍旅,投身鎮北侯府,受鎮北侯號令,如今更是衛戍燕京,聽燕皇旨意,一如他手中那把沉重的古劍,雕刻著的滿是刻板和規矩;
楚國造劍師一生痴迷造劍,但其劍爐金銀玉砌,其人身為楚國世襲貴族,如今更是為皇子奔走忙碌。
據說,這次楚人和野人聯手,望江江畔,也曾出現過他的蹤跡。
其成於劍爐,困於劍爐,受於劍爐,
一方天地,人鎖其中,是為“囚”。
百里劍身為乾國太子武師,同姚子詹一起,分潤文武兩道榮光。
燕京城外,護衛藏夫子斬大燕龍脈,未曾出劍;
上京城下,無數乾國百姓被李富勝驅使攻城,其人一劍未出,直接退避。
他的劍,再快,也終究如同玉器一般易碎,生怕出現丁點瑕疵。
反倒是那個叫袁振興的,
於汴河一側,
慷慨赴死,
死得窩囊,死得無用,卻詮釋著持劍者,真正的精氣所在。
劍,古之聖品也,至尊至貴,人神鹹崇。
立身正氣,
不墮邪道,
古往今來,
江湖孕育出了不知多少名劍,
但劍出江湖後,多半蒙塵,迷失了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