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撤軍了,鄭凡長舒一口氣。
繼續打下去,不測性太大,鄭凡從上輩子就清楚一個道理,那就是自己沒有做生意的天賦,屬於理財也就只敢存餘額寶的層次。
眼下,不管成國和野人那邊的局勢如何如何糜爛,反正一時半會兒又打不到盛樂城來。
這波出征,自己這邊是貢獻了大軍的糧草補給,但分成下來,自己絕對是血賺。
別小看那些部族首領,普通的野人日子過得是苦巴巴的,但那些大小部落的頭人和首領,那絕對是富得流油,財貨的繳獲就不在少數;
至於牛羊,那更是茫茫多了。
就算這些不談,就是繳獲來的戰馬,都足以讓鄭凡在夢裡笑醒。
當年三晉騎士為何敢有底氣與燕國鐵騎叫板?不就是仗著雪原供應來的馬匹麼。
這個年代,優良的戰馬絕對比人的命更貴,而且是貴好幾倍。
所以,鄭城守覺得,此時見好就收,是明智之舉。
且正如靖南侯所說的,先前可以幫自己爭取的差事,可能要沒希望了,但換句話來說,盛樂城的那個地理位置,瞬間從犄角旮旯晉升到了戰略前線,其重要性反而凸顯了出來,日後再向朝廷要兵員要軍械什麼的,也能更方便一些,底氣也能更足一些。
可以了可以了,自己就是沒遠見,現在抱著收成回去,已經美滋滋了。
誰知,靖南侯又道:
“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是你書裡寫過的註解,以此來比喻戰場上這種乏味之相。
本侯這才煮了雞湯,喊你過來,你卻在本侯面前,裝傻。”
鄭凡馬上站起身,隨即單膝跪了下來,回答道:
“侯爺,不是末將裝傻充愣,末將自己寫的書,裡頭寫過什麼,末將怎麼可能不知道?”
麻痺的,瞎子,你特麼抄抄簡單的就算了,你還註解個屁啊!
“大軍在外,局勢莫測,末將有自知之明,實在是無法從此等迷霧重重局勢之下看出正確的道路。
侯爺的雞肋,末將實在是不敢接。”
“起來。”
鄭凡站起身。
“人,要有擔當,本侯問你話,你就照實回答就是,天塌下來,有本侯頂著。
你這人,就是太小心謹慎了一些,長此以往,終究會失了銳氣。”
“是,侯爺教訓的是。”
“班師之舉,你有何建議?”
“回侯爺的話,咱們得慢慢回去。”
“慢慢回去?”
“是,畢竟咱們入雪原後,都是在打勝仗,野人在咱們面前,來一波就擊潰一波,未嘗一敗。
就算局面現在再差,那也是司徒家自己的問題,這種豬隊友,我大燕實在是帶不動啊。
所以,我們大可以慢悠悠地回去,把姿態做足,要是回去得快了,或者太匆忙,反倒是會被外界誤以為我軍出征失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