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說實話,老夫不看好大燕的長治久安。
燕皇馬踏門閥之舉,固然酣暢淋漓,論魄力論手腕論大氣,東方四國其他三位君主,可能加起來都不是燕皇的對手。
但是他太急了,太過於急切了。
馬踏門閥將國內門閥勢力清掃一空,固然使得他燕皇的權柄得到了加強,口含天憲,當真是天子之威覆壓全國。
但成也是他始,敗也由他啟。
大燕鎮北軍和靖南軍,本就是兩支藩鎮,甚至在獨立性上,比我大乾的西軍要高出了不知多少。
是,李梁亭和田無鏡在的時候,這兩支兵馬定然會聽從燕皇的號令,但,之後呢?
馬踏門閥,燕皇得到的,是門閥世家的財富、土地、人口以及……人才。
但他失去的,是人心。”
“人心這個概念,就太大了。”
“不,不大,真的不大,最簡而言之,大燕門閥,可曾負他姬家?”
數百年來,
每逢戰事一起,
姬家皇帝御駕親征,門閥士族緊隨其後,戰蠻人,戰東方其他國家。
“門閥,對姬家,是有功的,沒有門閥的幫助,他姬家也不可能在這個位置上坐這麼久,可能,門閥對於國家而言,確實是毒瘤,但這一如我大乾士大夫一樣,太多了,於國無益,但大家還是支援趙家官家的。
門閥未曾負姬家,姬家卻馬踏門閥。
隨即開啟的大戰,就算燕軍節節勝利,就算燕軍勢如破竹。
但門閥一空,自有新人新家會上來,無論是因軍功而起的還是因文治而起的,他們會重新取代門閥的位置,充實這個國家。
然後呢?”
溫蘇桐手掌輕輕拍打著牆垛:
“這世上,任何事情,都是相惠的,君君臣臣,臣臣君君,其實也是互有所求,就像是市井上談買賣,總得講究個買賣不成仁義在。
但當燕皇把這份仁義給掃進水溝裡去後,就只剩下了披著一層皮的……強買強賣,甚至是,掠奪了。
臣子不會再信任燕皇,尤其是掌兵的大將,新起來的將門,因為燕皇已經用行動證明,他不是一個可以值得信賴共富貴的君主。
大燕之亂,由此而種。
除非………”
“除非什麼?”
“除非燕皇還能再活個幾十年,除非田無鏡李梁亭也能跟著一起長壽。
除非燕皇的繼任者及其繼任者身邊,也有著類似於李梁亭和田無鏡這般的人物,
否則,
燕皇薨,天下崩!”
“溫老。”
“嗯?”
“你孫女,聰明麼?”
“我孫女長得雖說不好看,但畢竟是老夫的嫡親孫女,自是聰慧的。”
“哦。”瞎子點點頭。
“北先生同意了?”
“不,溫老還是沒有說,為何會把籌碼,算在我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