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一次叫自己來的,不是靖南侯,而是鎮北侯。
前方一名校尉引路,鄭凡的手下不能繼續跟進去了,軍營之中規矩森嚴。
阿銘將裝著福王腦袋的盒子遞給了鄭凡,
道:
“主上,你的福袋。”
正反接過了福袋,積蓄往裡走。
軍營大帳,一層層,一環環,都顯得無比肅穆,這也體現出了鎮北軍軍紀之整肅。
自己帶過兵後,鄭凡才深切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一支沒有紀律的軍隊,是難堪大用的,偶爾憑藉賞賜或者主將鼓動打個雞血大家就一窩蜂地衝上去,看似效果不錯,但難以持久。
欺負欺負戰五渣的對手還行,真要是精銳對拼,自然就不行了。
鄭凡走入了軍寨的正中心核心區域,他看見了李良申,當初在鎮北侯府那兒,小六子曾對自己介紹過他。
李良申坐在一塊圓木上,閉著眼,在其身側,一把造型很古樸頗有一點類似先前時期的寬厚長劍插在地上。
鄭凡來了,他連眼睛都不睜一下。
從陳大俠口中,鄭凡倒是聽說過一些江湖事兒,知曉這位李良申李總兵,可是四大劍客之一。
只是,比起另外仨,這位身在軍伍之中的“劍客”,真有一種玷汙眾人腦海中“劍仙”形象的觀感。
當然了,這不像是後世各種必須得花錢才能上的榜單,也不用去請水軍刷資料,李良申之所以會位列四大劍客之一,真不是他自己想要的。
晉國那位劍聖就是個瘋子,四大劍客裡,一個是被他誇出來的,李良申則是他特意找上門打架打出來的。
繼續往裡走,鄭凡看見了一個光著膀子的大漢正坐在那兒,手裡拿著一個烤饢,正在一口一口地咬著。
在大漢的腳下,還放著一個盤子,盤子裡是剝好的蒜。
不喜歡吃蒜的人,是一個都不會吃,但對於喜歡吃蒜的人而言,那就是不管配啥菜,滋味都得少一半。
這大漢叫李豹,也是七大總兵之一,還有一位叫李元虎的,二人並稱鎮北侯府虎豹。
見鄭凡走來,還對著鄭凡憨憨一笑。
這一幕,讓鄭凡不禁想到了自家的樊力。
鄭凡馬上微微彎腰行禮,然後繼續跟著引路校尉向前走。
帳篷外,坐著兩個人。
一個是老熟人,當初一起在燕京皇宮內走秀的,青霜。
另一個則是臉部狹長,和流傳下來的那幅也不知是真是假是黑是還原的朱元璋畫像神似。
小六子曾說過,七大總兵裡,有一張馬臉,叫李富勝,行事狠辣,最喜滅族,每每鎮北軍對荒漠蠻部用兵,但凡李富勝領軍,必滅一部而返。
其實,李富勝年紀不小了,外面都傳鎮北侯府七大總兵,六個李姓,除了青霜以外都是鎮北侯義子,其實不然。
江湖傳聞,自是怎麼惹人喜歡聽就怎麼來,實際上之所以六個李姓,則是根據燕地的傳統。
燕人門閥之治數百年,“姓”,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傳承符號,而是勢力的象徵。
在燕皇馬踏門閥之前,燕國中上層人士出門介紹自己時,都會前面加個地名,再加個姓。
這一點,很像是同時西方,介紹自己時,開頭都是XXX之孫XXX之子。
社會風氣如此,在鎮北侯府也不能免俗,但凡要跟著我混,那就先跟我姓吧,表示咱們以後都是一家人。
當初郡主想收鄭凡做李家家丁,要是做了家丁後,鄭凡就得改姓叫“李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