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劍客搖搖頭,
道:
“我只會練劍,可不懂你們這些門門道道,倒是覺得你這老頭忒有意思,你們煉氣士是不是都這樣,修煉到最後,一個個都手無縛雞之力?”
“修煉一途,與天共鳴,捨棄肉體凡胎,本就是自然之事,況且,身留人間,一舉一動都容易牽扯到因果,故而不可隨意殺人,因果易結不易解啊。”
“神神叨叨的。”
“你且等著看吧,我等所走之路不同,你的劍可殺人,而我的劍,可斬其國運!”
“行,我等著看呢。”
說罷,
落魄劍客推開了茅草屋的破門,走了出去,順手關上了門。
在門外院子裡,站著一位身著綠袍的太監,不是魏忠河又是誰?
落魄劍客似乎對魏忠河的出現一點都不吃驚,
只是揹著自己的劍,
道:
“有勞魏公公親迎了。”
“奉陛下之命,特來迎百里先生。
雖是奉的皇命,但能親眼見到百里先生,也是咱家之幸。”
百里豐,綽號百里劍。
早年,江湖有好事者曾評過劍客榜,俗套的“四大劍客”,且又是極為俗套的以四大國分屬一個。
晉國有劍聖,楚國有一位造劍師。
乾國則是百里劍。
這三位,都是江湖人物,自在逍遙,很符合人們對江湖對劍客的想象;
晉國的劍聖是一位劍痴,為練劍遊歷諸國,四處尋人挑戰;
楚國的造劍師沒人見過他出手,但劍聖的劍和百里豐的劍,都是由他贈送的,在他看來,只有真正的劍客,才能配得上他鍛造出來的劍。
許是雙方互相吹捧的緣故,楚國那位基本沒出過手的造劍師之所以能位列四大劍客,則是因為晉國劍聖的那一句話:
他之所以在造劍,為的,就是造一把他覺得可以配得上他的劍。
江湖,需要吹捧,而晉國劍聖的這一句吹捧,直接將這位造劍師的地位給抬了上去。
也不曉得,這到底是不是那位劍聖收了人家劍後說了句恭維的話。
而另一位,也就是燕國的這位,則不是江湖人士,鄭凡見過的,他叫李良申,是鎮北軍七大總兵之一。
“嘖嘖,魏公公,別見外,我不會講話。”百里劍回答道。
魏忠河搖搖頭,道:
“只求百里先生,不要嫌咱家囉嗦就好。”
“哪裡哪裡,不過,怎麼就只有魏公公您一個人來?”
百里劍將手中的劍鞘刺入腳下的凍土之中,雙手撐在上面,一邊環顧四周一邊問道。
“江湖事,江湖了。”
魏忠河雙手放在身側,隱約可見綠光縈繞,繼續道:
“咱家今兒個也不是以司禮監掌印的身份來的這裡。”
“嚯,燕皇倒是好大的氣魄,我還想著今兒個這把劍能多飲一些血呢。”
“百里先生說笑了,您的劍,可以殺了咱家,但殺了咱家後,您這把劍,也就廢了大半了。
當然了,若是百里先生願意,這蓄了這麼久的劍意,咱家倒是願意就這麼受了,哪怕就此死了,也是咱家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