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居然認得我?”
“認得,認得,乾國那裡好玩麼?”
“人多一點的話,會更好玩。”
“呵呵,需要多少人?”
“現在的話,五千騎,可以在乾國北方三郡穿一個來回,三萬騎的話,乾國邊軍得禮送我們出境。”
“禮送這個詞,有意思。”
“我也這麼覺得。”
“我記得田無鏡的摺子上,有你提供的攻乾方略,主張的是以騎兵軍團於野戰殲滅掉乾國的邊軍野戰精銳?”
“對,乾國邊軍腐蝕嚴重,兵額不足,糧餉也不足,我之前打的綿州城,其實當時有兩三千的綿州戍卒就在城門口,但都是拿鋤頭比拿刀劍更順手的把式。唯一能給我們造成威脅的,也就是乾國邊軍各家將領手頭的家丁,還有三鎮的野戰騎兵。”
“但這和你先前說的不同,在摺子上,你是不同意軟刀子割肉的。”
“您怎麼問,我就怎麼答。”
“嗯,先滅其邊軍野戰精銳,再直搗黃龍,會不會太冒險了一點?”
“那我問問您,我大燕,三大軍,實力該如何排名?”
“鎮北軍當屬第一。”
“實至名歸。”
鎮北軍無論是從兵員素質還是裝備又或者是實戰經驗上,都是當之無愧的這個時代,東方最強騎兵軍團。
“靖南軍,排第二。”
“為何靖南軍排第二?”鄭凡問道。
靖南軍只有五萬,雖然有五萬後營預備役部隊,但和有二十萬的禁軍相比,近乎是打了個對摺。
“百年前,戰事激烈時,京中禁軍出征是常態,無論是去北面打蠻族還是去南邊打晉國和乾國,幾乎奔波不斷,一徵而出十年歸期更是常態。
如今,邊境承平無大戰多年,禁軍已經快數十年沒挪窩了。
人再多,甲冑再光鮮,儀仗站得再雄武,終究也只是花架子一個,比不得邊軍身上的彪悍之氣。”
“正是如此,若是我大燕能在乾國北方三郡將其三鎮精銳全部吃掉,再以一支十萬鐵騎直搗黃龍,乾國京營哪怕號稱八十萬,他到底能提拉出來多少可戰能戰之卒?
就算乾皇下詔天下兵馬勤王,哪怕嗚嗚泱泱的來了眾多乾國各地的勤王之兵,他們的指揮他們的素質他們的協同,定然十分低下。
那時,我大燕十萬鐵騎可以在乾國上京城下,將乾國上京的京營和乾國勤王軍一舉擊垮,自那之後,乾人血勇定然潰散,上京城,在我看來,不攻即可自破。”
“這般篤定?”
“是。”
“年輕人,銳氣盛,是好事。呵呵,照你這麼說,真要發兵攻乾,不需半年,乾國北方國土將全部落入我手。”
“是,乾國或許只能渡過乾江偏居南方。”
“一口氣吃太多,可是容易把自己撐死。”
“先打下來再說,我大燕只需駐紮新佔乾國疆土之大城即可,餘下之地,先隨他去就是。”
“呵呵,好一個隨他去。”
鎮北侯對鄭凡的攻略倒是沒再繼續做什麼點評。
其實,鄭凡清楚,自己的攻略,絕對是符合燕國眼下需求的。
田無鏡自滅滿門,再加上靖南軍北上封鎖京畿附近,雖說隔絕了這一訊息,但燕皇對大燕門閥的清洗,其實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