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的戰場上,孫策的江東軍竟然一時佔了上風。
當然了這其中有周瑜的功勞,朱元璋自身的問題也不可忽略,看看這些年朱元璋做的事。
從益州到雍州,從雍州到荊揚,從南到北,從北再到南,他可以說是吃相難看了。
就是潘閭的吃相都沒有他的吃相難看,但朱元璋的運氣不錯,每每都能讓他鑽了空子。
都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朱元璋每次都是那個漁翁,這樣的運氣,也是讓人羨慕。
勢力飛速發展,朱元璋所佔有的地域就越來越大,朱元璋都來不及拉攏。
還有就是朱元璋的出身太低了,亂民出身,這讓很多豪門富戶都不加以辭色,雖說這些人的看法意見,代表不了民心。
但這些人的手上,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實力,這些實力平時看起來不起眼,但聚在一起就很嚇人了。
孫策就是得到了這些人的支援,才可以跟朱元璋對抗的,江東孫家雖說名聲不顯吧!但也是官宦之家。
孫策更是江東猛虎,在荊南一帶享譽盛名,孫策沾了不少光啊!而朱元璋的重心,卻不在南方。
怎麼說呢?此時的朱元璋還在益州呢?他忙著跟韓遂互通有無,沒想到孫策會這麼厲害。
“黃忠。”
“末將在。”
“我命令你,帶三萬兵馬匯合當地兵馬,討伐孫策。”
“喏。”黃忠是朱元璋新收的一員大將,別看年紀也有大了,可深得朱元璋的信任。
現在隱隱是朱元璋麾下第一大將了,這種信任,也讓黃忠為之感恩,願意為朱元璋效死。
朱元璋與韓遂連合,其實就是圖謀涼州,南方他也不會放棄,可以說朱元璋的胃口很大。
朱元璋知道的自己弱點,那就是發展太快了,要是換做其他人,肯定會按部就班,但朱元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要不斷擴張。
只要朱元璋一直能保持這種勢頭,朱元璋就可以得到天下,從目前看來,他的策略沒錯。
不是朱元璋衝動,而是他沒有太多的時間,主要是別人不會給他按部就班的時間。
誰也不想安穩的生活呀!這不是被逼的嗎?
涼州也是暗流湧動,自從董卓死後馬騰離開,韓遂可以說是涼州之主了,涼州不小,主要的問題就是地廣人稀。
韓遂也是一個有野心的人,只可惜他的年齡有點大了,不像曹操潘閭等人正當壯年。
韓遂時常感嘆生不逢時,“公英,你說我該不該跟朱元璋連合。”
成公英,是韓遂最信任的謀士,可以說沒有成公英,就沒有韓遂的今天,曾經的韓遂只是一個名士,多虧了成公英,韓遂在可以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站穩腳根。
.“回主公的話,屬下覺得,我們不該與朱元璋連合。”
“這麼說你不看好朱元璋了。”
“這不是看不看好的問題,我們西涼偏居一偶,無論哪一方得到天下,都有我們的立足之地,我們沒必要做出選擇。”
“可我們要是拒絕了朱元璋,勢必會與之交惡,畢竟我們是因為朱元璋,才把馬騰逼走的,過河拆橋,恐怕會惹來兵禍呀!”
“主公,這裡是涼州,不是誰都能適應這裡的氣候的。”
“朱元璋佔有雍州,與我們涼州比鄰啊!”
“那又如何,朱元璋沒有騎兵,就無法與我們對抗,退一萬步來說我們也可以遠遁,朱元璋的兵馬追不上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