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向張讓投去了挑釁的目光,張讓是他最大的對手。
張讓這輩子,什麼都經歷過。
別說是劉墉了,就連何進袁隗等人,他都不怕。
劉墉在他的眼裡什麼都不是,劉墉在乎的東西他更是不在乎。
他現在只是擔心劉協此次的出行,巡視地方算是明君所為,但什麼時候做什麼事。
古之君主,都是在天下太平的時候巡視地方。
風雨飄搖的時候巡視,真是聞所未聞啊!這其中的危險是不可估量的。
“我的小陛下,你真是胡鬧呀!”只有當劉協不在的時候,張讓才會說幾句心底話。
小皇帝出行,本來就是大事。
雖不足以震驚諸侯,但也吸引了很多注意力。
對劉協有所的圖謀的人太多了,曹操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其中最迫切的。
他當即派出了曹家的族兵,由夏侯淵帶領進入了幷州。
潘閭對曹操的重視,也是面面俱到的。
這件事沒有逃過潘閭的耳目,為此潘閭還召集了眾人商議一下。
事關小皇帝,再小都是大事。
“你們說我們該不該出手呢?”
“主公,是否可以詳細說一下,你是想小皇帝去死,還是想保住小皇帝?”劉伯溫第一個開口,這讓潘閭有些意外。
劉伯溫是個話不多的人,平時做事非常認真,什麼事交到他的手上,基本上就不用潘閭再去管了。
因此潘閭對他很重視,“這其中哪個對我們最有好處。”
潘閭也想做出選擇,但他有點不知道該怎麼選?
“利弊參半了,劉協一死,漢室的根基就徹底斷絕了,各方諸侯將不會有任何顧忌,就像是春秋戰國,我們也可以放開手腳,到時候主公稱王稱帝都隨其心意。
如果我們保住了小皇帝,作為投桃報李,小皇帝也會給我們一些好處,從而拉攏我們,打著小皇帝的旗號,我們就代表著漢室正統,很容易得到民心。”
潘閭聽了半天,都是對他有利的地方。
“那弊端是什麼?”
“一旦我們做出了選擇,就會在無形之中得罪很多人,到時候不死不休,隨時都要面臨巨大的危險。”
潘閭:“先生的意思是不出手。”
“不是,我們必須出手,區別就在於怎麼出手,爭雄之路不進則退,要麼一步登頂,要麼身死族滅。”
劉伯溫這話說的非常沉重,但他說得卻是事實。
武將之中,有一個人跳了出來。
“這還用問,當然要保住小皇帝了,弒君的罵名,絕對不能由我潘家揹負。”
要是別的將領,潘閭非得讓人把他趕出去。
可是潘鳳,潘閭真是拿他沒轍啊!
李林甫等人都沒開口呢?你一個武將開什麼口啊!
“父親說得有理,其他人的看法呢?”
“殺。”李林甫說了一個字。
“先生,到是挺大膽啊!”殺了劉協,潘閭一直都沒能下這個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