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為剿賊人,險些喪命。
這事傳到袁紹的耳朵裡,可把他給嚇壞了。
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感覺他知道,他不想再經歷一次。
為此,袁紹把袁尚身邊的人都換掉了。
辦事不利護衛不周,就是他們的過錯。
同時袁紹還對袁尚說教了一番,什麼魯莽行事啊!什麼千金之子啊!這還是袁紹第一次對袁尚說這麼重的話。
逢紀在外求見,袁紹才放過袁尚。
愛之深,責之切。
“主公,已經查到了,那些個賊人來自黑山,其中有兩個賊人還是黑山的統領,於毒和劉石。”
“好一個張燕,我沒有對他趕盡殺絕,他卻對我的兒子下手,看來他是不想活了。”家人就是袁紹的禁臠。
袁紹可不會管什麼原因來龍去脈?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鳳有虛頸,犯者必亡。
“傳令,召集眾將。”
袁紹心意已決,所以並沒有讓謀士前來。
袁紹很清楚,如果他們來了,又不知道要吵到什麼時候了。
軍中的將領,大多都是一群武夫,什麼都不懂。
只要有仗打就可以了,打誰都一樣。
袁尚趁機上前,“父親,孩兒請戰,一雪今日之恥。”
“好,不愧是我袁紹的兒子。”袁紹看袁尚並沒有被嚇倒,自然很是欣慰。
商議之後,由顏良為主帥,袁尚為副帥共舉大軍,討伐黑山。
也就是有人投其所好,袁尚才成為了軍中副帥。
要不然一個半大小子,怎麼可能呢?簡直就是荒唐。
別的謀士,多少會顧忌一些。
可田豐不會,有什麼說什麼,據理力爭。
直接登門,“主公,你想討伐黑山,這不能啊!”
“元皓,你不要再說了,我意已決。”
“潘閭的大軍已經拿下了渤海郡,主公在此拘泥一個小賊,實在是不智啊!”
“張燕不是小賊,他是我的心腹之患,想必你也聽說了,他差點殺了我的兒子。”也就是袁紹瞭解田豐的性子,所以才會耐心解釋。
要是換做其他人,他早就下令處置了。
“山賊就是山賊,他們只能在山中以其近邊活動,潘閭才是主公的心腹大患。
潘閭跟主公爭得是霸業,那張燕又算得了什麼?
主公,大局為重啊!”田豐可沒那麼好說服。
“我只是讓一支偏師討伐黑山,餘下的大軍,還會繼續向渤海郡前進的。”無形之中,袁紹選擇退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