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的臉色一下子就不對了,劉協可是再挖他的牆角啊!
劉備感恩戴德感激涕零,“陛下抬愛,微臣何德何能?”
這個沒良心的東西,也不想想是誰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幫他。
這一有了劉協,連公孫瓚都不要了。
估計在這小半天的時間裡,劉備是跟劉協見過,兩個人才會這麼默契。
潘閭突然有點警醒,還真不能小瞧這個幼帝。
他比他的那些祖上,並不差什麼?
只是有點生不逢時,要不是因為亂世,漢室說不定還真的中興了。
劉協提高劉備的地位,潘閭沒有說什麼?
這是人自家的事,潘閭管不了。
可劉協想第二次討董,潘閭就要說話了。
這跟第一次討董的情況完全不同,那個時候大家都是漢臣,董卓惑亂朝綱大家不能不管。
可現在大家都是諸侯,董卓偏安一隅是好事,犯不著再招惹這樣的強敵。
“陛下,此事還應從長計議啊!”
劉備:“董卓倒行逆施,乃國賊也,不知潘大人還有什麼計議的?”
潘閭真想罵人了,劉備這一得勢,就抖起來。
於劉備而言,他這麼說沒錯,是做人臣的本分。
於潘閭而言,劉備這麼說就是小人得志咄咄逼人了。
“你說打就打的,這麼多人來自天南海北,糧草問題、指揮問題等等...,你能解決嗎?”
劉備到想解決了,但他真的解決不了。
說到底,劉備也是一個寄人籬下的貨色。
在這裡,可沒有什麼話語權。
真正說的算的,還是潘閭袁紹這些,握有兵權的諸侯。
公孫瓚第一個附議,顯然是劉備的態度有點惹到他了。
“這事的確不能急。”
有贊同的自然就有反對的,劉虞跳了出來。
也不知道是因為公孫瓚的關係,還是因為自身姓劉的關係。
“大家齊聚一堂,誅殺董卓,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有什麼可商議的?”
公孫瓚:“我的州牧大人,你是個文官,你不懂我不怪你,上次討董我們也是大勢所趨,可結果還不是敗興而歸。”
“上一次陛下在董卓的那邊,這次陛下在我們這邊。
有陛下的護佑,我們一定可以勢如破足。”
“那不知州牧大人,準備派出多少兵力啊!我先說啊!邊疆有胡人窺視,我的大軍不能輕動。”
袁術是最不給劉協面子的人,起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