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卜己也真是的,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他這麼鬧了一通不就不死不休了嗎?
崔建是貪官沒錯,但他也在乎家人啊!
一晚上過去了,崔建變得很不一樣。
平時貪財如命的他,卻把一大堆錢財擺在了潘閭面前,“我想要卜己死。”
“這個事我會辦,錢你拿回去吧!”
從頭到尾潘閭才是那個始作俑者,他沒辦法認錯,但會彌補。
崔建沒說話,潘閭就走了。
可他剛回到山寨,一大批的糧食就跟著送了回來,其中還有不少兵器,這次崔建真是下血本了。
“多事之秋啊!”
李林甫已經招呼人過來搬糧食了,正好聽見了這句話,“所以我們才可以亂中取利。”
崔建可不只找了潘閭一人,他手握名冊逼得很多人不得不出手。
整個泰安縣都跟著亂,就那個城門許進不許出,已經七天了。
弄的百姓怨聲載道,但崔建依然一意孤行。
而卜己也不會坐以待斃,總待在城中也不是事。
他是狡兔三窟,但架不住崔建挨家挨戶的搜查。
所以他選擇了突圍,夜半子時侍機而動殺出了南城,崔建是佈下了重兵,可那些人要麼就是被逼的,要麼就是被收買的。
沒一個是真心為崔建做事的,又怎麼會拼命呢?
還是讓卜己逃之夭夭了,他還想著怎麼捲土從來呢?畢竟名冊很重要。
卻被半路出現的潘閭帶人攔住了,“你是來殺我的?”
“沒錯。”都這個時候了,潘閭也不會矢口否認。
卜己是突圍了不假,但他身邊的人也所剩不多了,“城中的人被逼無奈,難道你也是嗎?我可是太平道的人。”
“這個我知道,我也無心與太平道作對,我要的只不過是你一人而已,其他人都可以走。”
“崔建給你的,我也可以給你,甚至更多。”
這口氣是真不小,可惜誰會信呢?
等他緩過勁來秋後算賬,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吃虧呢?
既然劍已出鞘,就沒有收回的道理。
“人無信而不立,我潘閭一諾千金,答應的事不會更改。”
“接下來我要對你身後的人說一句,不要逼我動手。”
真刀真槍太血腥了,潘閭更想不戰而屈人之兵。
是人都會怕死的,卜己身後的人也不例外,一下子就走了大半,只剩下寥寥幾人。
這卜己算是不錯,至少有幾個人願意跟他一起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