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277章 戰後波瀾(十八)秀吉出兵

第277章 戰後波瀾(十八)秀吉出兵 (第1/2頁)

正木丹波其實並不是真叫“正木丹波”,他的本名叫做利英,也就是正木利英。至於“丹波”其實是“丹波守”,大致是他們家族的“官途名”,後來被作為“通稱”。

其在日本尋常人口中要被稱之為“正木丹波守利英”,但明人通常沒有這麼麻煩,因此他隨成田甲斐來到京師之後,常常就被以正木丹波稱呼之,而高務實由於地位比他高了太多太多,因此也沒關注過這其中的細節。

其實在日本的武家之中,這種以職務作為通稱的情況很常見,但並不一定表示他真的正在擔任這個職務,一般來說有這麼些可能:

一是祖上有人擔任過此官職,然後用此官職作為本家族的“通稱”,於是後代子孫就繼承了;二是祖上有人冒稱此官職,然後世世代代就這樣冒稱下來了;三是某大名曾經買過此官職,然後雖然可能此官職已經失效(朝廷又賣了,但是大名仍然認為自己可以使用,然後賞賜給某功臣,這叫“受領名”;四是某大名沒買過此官職,但是此官職比較低微,冒稱起來也沒人計較,所以就隨手拿來賞賜給某功臣作為“受領名”;五是錢多人傻的主兒真心實意、真金白銀地找朝廷買來了此官;六是屌絲武士自稱、冒領某官職作為“通稱”。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比較正經的是世襲某職的,即這個家族的家主世代都世襲這個官,只要到了年齡,向朝廷報一下就可以受封了。比如足利家的“左馬頭”(受封代表成為下任將軍,以及世襲的國司等等。

正木丹波,或者說正木利英家族的“丹波”通名就是“受領名”,是成田家的先輩大名賜予正木家先輩的。也正因為如此,正木家對成田家迄今為止都忠心耿耿,是成田家有力的家臣。

高務實對他的忠誠是有了解的,當然也清楚這份忠誠是對成田家,而不是對自己。不過正木丹波有句話沒說錯,“成田家不僅是大殿在關東的唯一附庸,且與大殿有姻親之實,若為人一戰而奪根本,其損非止成田,更在大殿之威嚴也。”

所以,成田家不能丟,玉繩城最好也不要丟。

正木丹波送來的這封信到底說了什麼,讓高務實不得不考慮起玉繩城的危險來了?當然是因為豐臣秀吉有了異動。

根據龍澤實陽傳來的訊息,豐臣秀吉已經悄然準備了不少糧草和金銀財帛,加上九鬼嘉隆和毛利家的水軍也“整訓一新”,因此西進之心日益明顯。前不久,他已經向朝鮮國王發出了照會,正式提出借道伐明的要求。

龍澤實陽還附帶送上了那封高務實其實讀過的《豐臣秀吉致朝鮮國王書》。

日本國關白秀吉,奉書朝鮮國王閣下:

雁書薰讀,舒捲再三。抑本朝雖為六十餘州,比年諸國分離,亂朝綱,廢世禮,而不聽朝政。故予不勝感慨,三、四年之間,伐判臣,討賊徒,及異域遠島,悉歸掌握。竊案事蹟,鄙陋小臣也。

雖然,予當於托胎之時,慈母夢日入懷中。相士曰:“日光之所及,無不照臨。壯年必入表聞仁風,四海蒙威名者。其何疑乎?”依有此奇異,作敵心者自然摧滅,戰則無不勝,攻則無不取。既天下大治,撫育百姓,憐愍孤獨。故民富財足,土貢萬倍千古矣。

本朝開闢以來,朝廷盛世,洛陽壯觀,莫如此日也。夫人生於世也,雖歷長生,古來不滿百焉。鬱郁久居此乎!不屑國家之隔,山海之遠,一超直入大明國,易吾朝之風俗於四百洲,施帝都政化與億萬斯年者,在方寸中。貴國先驅而入朝,依有遠慮而無近憂者乎!

遠邦小島在海中者,後進者不可作許容也。予入大明之日,將士卒臨軍營,則彌可修鄰盟也。予願無他,只顯佳名於三國而已。方物如目錄,領納,珍重保嗇!

豐臣秀吉這封信的意思其實很簡單:我豐成秀吉很牛逼,六十州的大日本都被我統一了。我告訴你,我娘懷我的時候做了一個夢,是太陽進肚子了,算命的說你兒子長大後肯定是偉人。結果你看,我打仗從來沒敗過,國家也治理的很好。

人活一輩子超不過一百年,像我這樣優秀的人怎麼能老死在日本呢?所以想借個道,把中國拿下,現在我勸你老老實實配合,也好有個好結果。

這封信送到朝鮮其實已經是去年年底的事,但朝鮮方面沒有向大明報備——原因也很搞笑,因為朝鮮朝廷認為這不過是豐臣秀吉腦子抽風了,根本不可能是事實。因此朝鮮方面在義正言辭地回絕之後,居然就跟沒事人一樣把這事忘到了九霄雲外。

而在日本國內,豐臣秀吉也同時進行了動員和各種準備。東起常陸,經南海至四國、九州,北起秋田、坂田至山陰山陽,臨海各國諸大名領地,每十萬石準備大船兩艘。各海港每百戶出水手十人,乘各國諸大名所建之大船;若有多餘,則集中至大坂。

秀吉本軍所用船隻,各國大名每十萬石建大船三艘、中船五艘。所需建造費用,由豐臣秀吉撥給;各國大名將所需建造費用,以預算表呈報,先撥給一半,待船建造完畢後,再行付清。水手每人給予兩人俸米,其妻子食糧另外給付。軍陣中所僱用之下人妻子,亦一律給予食糧。

以上所述及之各船舶、水手,原定皆須於天正二十年(萬曆二十年春季時,集中於攝津、播磨、和泉三國各港口。到了三月時,秀吉亦決定了陸軍部隊兵員的徵召動員令。

但是很湊巧,大明於三月發起了伐元之戰,而當時恰好有商船開往日本,結果豐臣秀吉便得到了訊息。豐臣秀吉認為大明軍隊剛剛出徵,說不定還沒來得及與蒙古人交手,如此自己主動出兵說不定明軍正好迴轉來戰,頗為不妥。於是他決定稍微再等一下,估摸著明軍與蒙古人正在慘烈廝殺之時再出動。

此時的朝鮮當權者是朝鮮王朝第14代國王李昖(yán。李昖生於公元1552年(大明嘉靖三十一年,是朝鮮王朝第11代國王中宗李懌的孫子,中宗李懌的庶子大院君李岹的嫡子。中宗李懌死後,他的兩個嫡子仁宗李峼、明宗李峘先後繼承朝鮮王位,李昖在明宗李峘在位期間出生。

公元1567年(大明隆慶元年,明宗李峘病重,由於唯一兒子李暊早死,於是他指定年僅十五歲的李昖為王位繼承人,因此原本不大可能繼承王位的李昖成為朝鮮王朝第14代國王,因其死後廟號“宣祖”,通常稱為“朝鮮宣祖”。

李昖繼承朝鮮王位的時候,朝鮮王朝的形勢並不樂觀,朝廷內部權力鬥爭相當激烈,分成了東人黨和西人黨兩派,兩派人士互相攻擊和指責,弄得朝廷內外烏煙瘴氣、朝綱紊亂,導致了原本被第10代國王燕山君李統治時期已經衰落的朝鮮王朝更加衰弱不堪。

與此同時,也就是明軍伐元出兵大概一月之後,豐臣秀吉已經將關白之位讓給了養子豐臣秀次,自己號稱太閣,開始閱兵。

凜冽的海風呼呼地從日本武士們的頭頂掃過,諸位大名那一張張圖案各異的家紋旗被颳得獵獵作響,在陰沉沉的天幕下猶如一隻只巨大的蝙蝠張揚而怪異。

戴笠裹甲的武士們整整齊齊地站在海灘邊的沙場上,列成了大大小小數十個方陣,舉著樹林般的火繩槍,神情凝肅地目視前方。

最新小說: 竇氏孤兒 一手醫,一手殺,王妃誓要臨天下! [FF7]薩菲羅斯月亮星 [娛樂圈]一位愛豆 少年白馬醉春風之棠花朵朵 少年白馬醉春風江若清 七零家屬院我懷了糙漢三個崽 世界破破爛爛,幼崽縫縫補補 二嫁古板老男人 全員修羅場!黑化男主都想佔有我 全球檔案 農門相公是錦鯉 小娘子的貓 帝姬兇殘[宋朝] 快穿:這個炮灰有點彪 我不做賢妻 歌劇魅影歷險記 白衣仙君和龍傲天又爭又搶 穿越八零替嫁後我成了軍官心尖寵 重生以後包子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