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進入1874年的2月,內閣大選的氣氛也變得更加火熱。
不過內閣選舉這種東西,其結果其實早在選舉之前就已經註定了。普里莫首相所在的進步黨仍然佔據了議會席位的大多數,這也代表著普里莫首相100%會成為新一屆內閣政府的首相。
事實果然也如同預料的那樣。
普里莫首相以超過81%的得票率,成功當選為第二屆內閣政府的首相,獲得了連任。
西班牙的眾議院一共擁有208個席位,進步黨就佔據了106個席位,佔比超過51%。
支援改革的自由黨佔據了42個席位,佔比超過20%。
光是這兩個黨派所擁有的票數就已經超過了148票,遠遠超過了成為內閣首相所需的60%的選票。
而卡諾瓦斯所控制的保守黨是西班牙眾議院中的第二大黨派,擁有整整52個席位,佔據眾議院總席位的25%。
目前西班牙眾議院的席位基本被這三大黨派把控,僅剩下8個席位屬於無黨派人士和其他黨派。
這也造就了一個結果,哪怕普里莫首相不參選,內閣首相的職位也只會在進步黨、自由黨和保守黨三個黨派中選出。
考慮到進步黨佔據的席位已經超過了眾議院總席位的一半,所以在下一屆內閣政府的選舉當中,誰能夠接替普里莫首相成為進步黨的黨魁,誰就有可能依靠進步黨的幫助,成為西班牙的新任首相。
普里莫首相成功連任之後,很快就向卡洛提交了第二屆內閣政府的部長名單。
早在之前,卡洛就已經和普里莫首相進行了溝通,並且索要了工業大臣和農業大臣兩個職位。
對於西班牙內閣政府來說,內閣各部門中,最重要的部門一共有三個,分別是國防,財政和工業。
國防大臣目前也只有塞拉諾能夠勝任。這並不是出於能力方面的考慮,而是出於塞拉諾大公在軍隊中的威望以及制衡。
國防大臣就算不能掌握在卡洛的手中,至少也得是一個在普里莫首相和卡洛中間保持中立的角色來把控。
塞拉諾大公能夠勝任的原因,除了他在西班牙軍方中擁有足以匹敵普里莫首相的威望之外,還有就是他和普里莫首相的關係並不親密,只能說是合作關係。
要是普里莫首相的屬下掌控了國防部門,那可就真的是財政和軍隊一把抓,足以威脅到卡洛的王權了。
所以不管情況如何,國防大臣的職位卡洛都不能退讓,也就只能讓塞拉諾大公繼續擔任,直到西班牙軍方培養出新的優秀將領。
塞拉諾大公也樂得於此。西班牙的國防大臣統領著海陸兩軍,權力可是相當大的。
能夠繼續呆在國防大臣的實權職位上,自然要比早早退休好的多。雖然塞拉諾大公今年已經年滿63週歲,但這可不代表塞拉諾大公就願意告別權力早早退休了。
普里莫首相是不願意放棄工業大臣的職位的,但面對卡洛的要求也無可奈何。
卡洛的態度雖然看起來只是商量,但普里莫首相清楚,自己並不能拒絕。
拒絕了當然也沒什麼,但絕對會破壞西班牙以往相權和王權之間的良好合作。未來普里莫首相想要推動的改革和西班牙的發展計劃,也註定不會得到卡洛的大力支援。
再三思考之後,普里莫首相最終還是同意了卡洛的要求,讓上一任農業大臣卡諾瓦斯擔任新一屆內閣政府的工業大臣。
不過這麼做就有一個新的難題發生,那就是上一任工業大臣曼努埃爾魯伊斯索裡利亞的職位應該怎麼解決呢?
魯伊斯可不是一個小角色,他是進步黨的二號人物,極有可能在普里莫首相退休之後接管進步黨。
能夠掌管三大部門之一的工業部,也足以證明魯伊斯在進步黨中的威望。甚至毫不客氣的說,就算沒有普里莫首相,魯伊斯也能憑藉著自己在政壇中的影響力進入內閣政府,甚至是競爭首相的職位。
財政大臣當然還是由普里莫首相十分信任的埃瓦爾德擔任,這也代表著魯伊斯在第二屆內閣政府中只能去尋求其他的職位,三大重要部門是和他沒有關係的。
普里莫首相雖然頭疼,但也只能盡力為魯伊斯解決問題,避免進步黨內部發生問題。
思來想去,普里莫首相最終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在現有工業部門的基礎上進行拆分,將其拆分成工業部和交通運輸部兩個部門。
目前西班牙的工業部門非常龐大,管理的業務也五花八門。之前因為西班牙工業並不龐大的原因,由工業部綜合管理與工業有關的所有業務也是非常正常的。
但現在的狀況和之前並不相同。西班牙的工業已經獲得了較大的增長,兩個工業基地帶給工業的提升是肉眼可見的。
再加上未來仍要繼續重視工業的發展,工業部門再管理這麼多業務明顯有些管不過來,難免會忽視某些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