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山一臉嚴肅表明來意,老村長的臉逐漸沉下來。
“大山,你說啥?鼓動村民不要賣糧?為啥?”
要知道,他們農戶,一年到頭靠的可就是這點收成,家家戶戶都等著打了糧換錢,夠一大家子花銷吃用呢。
“老村長,我剛從鎮上回來,發現有人暗中大量購糧,糧價上漲,加上近來這天,怕是要……”
老村長心裡咯噔一下,高大山說的事有多嚴重,他太清楚了。
天災啊,四十年前他趕上過一次,那時候老村長還是個半大孩子。
“大山,這事兒可有依據啊?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我有朋友在米店做工,他親口告訴我的。”
私下存糧可是觸犯國法的,若沒個實靠人,誰會知曉。
老村長一時沒個章程,畢竟事關重大,高大山也沒緊逼,說幾句就走了。
接下來依舊是大雨滂沱,日漸不斷,幾乎沒有停的時候。
到了第三天,第三天老村長忍不住了,主動來找高大山。
“大山,你說的對,這事恐怕不好,我日前已經逐個交代村民暫時不要賣糧,何況近幾日天氣不好,還真沒機會賣,家家手裡頭都有餘糧,只是接下來……”
事關重大,不好明面上說出來,否則鬧得人心惶惶,才是真的要出大事。
“村長放心,我心裡有數。”
老村長這才欣然離去。
其間高大山還特意通知了老屋,不過沒幾個人往心裡去,大房邢氏嘀咕三房又作妖了,倒是高大山的二哥高大海,心性沉穩樸實,對高大山這個弟弟,一向親厚。
“老三,二哥知道你的為人,放心吧,我聽你的,不賣糧。”
高大山無言,拍了拍二哥的肩膀,兄弟間的默契,心照不宣。
接連幾日高大山四處奔走,關係好的親朋去了個遍。
因著這個事兒,李雲嬌準備兜售的青梅酒也給耽擱了。
直至一個月後。
南方大澇,流民湧進北方,事態嚴重,一發不可收拾。
城鎮物價飛漲,供不應求,四處孤鴻遍野。
平山縣是靠近南方的山鎮,波及甚大。
縣官為防止流民進入,乾脆封鎮,裡不出外不進。
這樣一來,附近的村子就成了眾矢之的。
李雲嬌所在地平安村一樣。
老村長組織村裡青壯的男子組成巡邏隊,日夜防守,生怕那些紅了眼的流民衝進來打砸搶。
此事其他村子已有發生,災年之際,人性本惡的特點被無限放大,什麼事都乾的出來。
“雲嬌,我今天要去巡邏,你跟孩子們好生在家,切莫出門,什麼事等我回來再說。”
好在如今吃穿不愁,沒了婆家那幫極品三不五時打秋風,日子好過不少。
可總有些人記吃不記打。
高家老屋,老太太和大房不屑高大山的警告,揹著村長偷偷把糧賣了高價。
邢氏的孃家侄兒,在鎮上的大酒樓跑堂,酒樓東家眼界高,是先瞧出不對,私下存糧,薛氏的侄兒是個機靈的,穿線搭橋聯絡上了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