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大明國皇帝登基的日子。
觀測了一個月星象的國師在這天進宮面聖。
皇帝露出一個輕淡的笑容,“真是好久沒有見到國師來找朕了。”
國師行過一禮,“陛下有能為,各處安定和平,當然就不需要老臣說話了。”
皇帝挑眉,“那你這次怎麼就過來了?”
國師嘆氣,“陛下,為何至今還不立後?”
皇帝斂了笑容,平靜問道:“就為了這件事嗎?”
“陛下,龍鳳呈祥,陰陽相生,如此才更加蒸蒸日上。”
國師如此勸道。
“我知國師為國之心。”
皇帝緩緩說道:“然如今已為盛世,況已立太子,庶子都能為了皇位去爭一爭,再有嫡子能老實?”
可這個太子……還有嫡子……
國師張口想說些什麼,可想到曾經得到的指點,他又閉上了嘴,只嘆息一聲。
“陛下慈父之心,老臣盡知,可陛下也該為太后著想一下。”
國師心道,哪裡有讓老母親來管理自己後院女人的道理?
皇帝斂目。
國師見此,深深無奈,他想告訴皇帝他這一個月來觀測星象的結果,但是自那日之後,他已決定不再洩露天機。
這麼幾年下來,雖然還是沒有踏上修道之路,但他也有所收穫,這就讓他知道天機的確不該洩露。
“陛下,老臣年紀大了,陛下又能力不俗,這是老臣最後一次進勸陛下了。”
國師起身,鄭重行禮,掩去眼中的無奈與傷感。
若再不冊立皇后,就晚了,之後,大明國將由盛世下滑,太子未來如迷霧一般看不透,這大明國將走向未知。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萬物負陰抱陽,衝氣以為和。
這是開國女帝曾說過的,陛下卻對老祖宗的話視而不見。
倍感疲憊的國師慢慢退後,再行一禮後,退出宮殿。
徒留皇帝斂目沉默,不知在想些什麼。
幾日後,是皇帝慣例考校太子功課的日子。
卻在這日,皇帝沒有問詢功課之事,而是在片刻的沉默後問道:“朕一直沒問,你為何獨獨對古妃親近?”
太子神情一頓,答道:“古妃對兒臣很好。”
“別人也對你很好。”皇帝對後宮中的事情很清楚。
太子垂眼,遮去目中的譏諷,他是太子,她們當然要討好他,唯有古妃……
“真心與否,兒臣能感覺得到。”
皇帝沒有被說服,“她們也都是真心對你,朕看得出來。”
這次,太子沒能忍下心中的譏諷,於臉上露出了一些,語氣也不那麼平靜了。
“兒臣,要的是純粹的真心,而不是充滿算計、利用的真心。在兒臣看來,那已經不是真心了。”
唯有古妃,哪怕有著幼時的情誼,可卻從不拿來利用,對他從來真心。
皇帝看著自己的長子,想要對他說,皇家哪裡能有純粹的真心呢?身為皇家子孫居然還妄圖純粹的真心,簡直可笑。
然而,想到這孩子自小到大的經歷,皇帝收起了已到嘴邊的話。
半晌的沉默後,皇帝問道:“想要一個母親嗎?”
太子已經八歲,因幼時服用過幾個月的靈露,極為聰明伶俐、心思通透,這一句問話就叫他眨眼間就猜到了皇帝的意圖。
太子的心中猛然一驚,這是要立古妃為皇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