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昌十七年秋,朝廷徵調三十萬大軍北伐,一路結營紮寨。穩紮穩打。】
【朝廷和叛軍戰至次年三月,青州重新被朝廷掌控。】
【李夢琳和李怡菲的部隊陷入劣勢,分別撤出冀州和青州。】
【光昌十八年初冬,神策軍進攻代州遇伏,傷亡二成,臨近冬天增援來的南軍缺少棉衣補給,雙方再次陷入僵持。】
【為緩解財政,秦王李瑾瑜征討西域,滅六國,收其人口為民,設立西域都護府對途經西域所有商隊收稅。】
【寧王李夢琳出遼東征討高麗,俘獲人口數十萬,糧食不計其數。】
【趙王李怡菲討伐匈人,匈人兩戰連敗向趙王李怡菲求和,並繳納大量的牛羊馬匹。】
“她們幾個可真能撐啊!”
雖然朝廷在軍事上不斷取得勝利,但魏王現在的壓力巨大。
連續兩年的作戰,國庫已經空了,今年收繳的稅糧也不足以給全軍發放充足的糧餉。
可她目前還找不到什麼開源節流的方法。
對外貿易的涼州被李瑾瑜控制著。
北方各州又因為戰爭根本交不上稅。
南方各州雖然沒有兵災,但是因為給民夫免稅,收上來的糧餉也只有去年的八成。
如果只是入不敷出還好。
大不了拖欠將士半年的糧餉,等到未來幾年再給他們還上。
可南方各州還出現了大量的匪患,
多地要道都有土匪盤踞,大大加重了朝廷轉運的負擔。
現在南方各州不僅交稅少,反而還問她要錢。
【揚州因為缺少民夫導致多處河道堤壩未得到檢修,明年恐有決堤的風險,還請朝廷撥款修繕。】
【荊州各地盤踞不下十幾股匪徒,還請朝廷撥款剿匪。】
【徐州出現大量流民,為了防民變還請朝廷撥款救濟。】
【被軟禁的光昌帝得知此事,找人給你傳話:“朝廷的政策落到民間會嚴重走形,下邊的彙報和真實情況也完全不同。”】
【“下邊官僚彙報發現流民的時候,恐怕已經是饑民遍地。”】
【“他們發現有流匪的時候,就已經有民變發生。”】
【“若是不能起用對底層知根知底的良臣,天下將要大亂。朕聽聞洛侍郎已經在民間遊歷多年,不如召他官復原職,擔當重任。”】
“父皇為了天下蒼生,居然連洛塵的氣都能忍了嗎?”
光昌帝當初下令洛塵永遠不能為官。
而她成為太子之前也答應過父皇,堅決不起用洛塵,
所以她只拉攏了妹妹,然後限制洛塵的活動防止他搞事情。
當然這也只是一部分原因。
另一部分原因還是她想要贏包括洛塵在內的所有人一次。
如果把洛塵拉到自己身邊,像李怡菲那樣躺贏,那麼她和李怡菲還有什麼區別?
她就不信自己憑本事還掌控不了天下。
不過。
事情到了現在這個地步。
就算不用洛塵為官,把他叫來詢問一下基層官府是怎麼辦事的也好。
【你派人前去尋找洛塵,邀請其來京城擔任自己的幕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