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
【在洛塵前往嶺南後,你託人多方打聽嶺南的情況和洛塵下落。】
【十五年臘月你終於收到了回信。】
【屬下無能,未找到洛塵的下落。不過此事並不是屬下不盡責,而是嶺南大疫,屬下實在不敢去深入調查。】
“真把本王當傻子了。”
看到回信,李瑾瑜自己都氣笑了。
要不是有前幾次推演,知道自己手下大多都是混日子的廢物。
李瑾瑜說不定還真信他是害怕瘟疫,而不是翹工去哪裡花天酒地了。
不過,自己的廢物手下雖然沒有找到洛塵。
但是也帶回了一條重要的訊息。
那就是嶺南正在蔓延瘟疫。
李瑾瑜回憶前幾次推演,朝中根本無人議論此事,若不是這次推演洛塵去了嶺南,她都不知道嶺南發生過瘟疫。
“瘟疫不會影響到洛塵吧。”
李瑾瑜覺得這事應該上報朝廷的相關衙門。
於是李瑾瑜在推演中找到了戶部。
【你向戶部侍郎傳遞了自己的情報,說嶺南正在發生瘟疫,朝廷應當安排人員賑濟。】
【然而戶部侍郎聽後卻只是微微一笑:“秦王殿下,嶺南瘴氣叢生,瘟疫從來就沒有斷絕過,無須多慮。”】
李瑾瑜眨了眨眼。
因為嶺南連年都有瘟疫,所以朝廷就不管了。
這是什麼邏輯。
找戶部沒有用,李瑾瑜又直接找上了父皇。
【光昌帝聽後沒有做決定,而是讓你去找戶部反映問題。】
【你知道找戶部沒有用,便一直等在殿外,等了一天一夜。】
【次日清晨,執筆太監曹公公悄悄對你說:“秦王殿下,嶺南路途遙遠,人口稀少,朝廷進行賑濟得不償失。”】
【“而且等朝廷賑濟的物資在幾個月送達後,那邊的人早就死光了,反而浪費了糧食。”】
【陛下也是沒有辦法。】
【“更重要的是朝中哪裡有嶺南出身的人?誰會在乎跟自己無關的人?”】
【“陛下就算出手,也只會遭到朝堂議論。”】
【你不解地反問:“難道嶺南的百姓就不是我大唐的子民了嗎?”】
【曹公公搖了搖頭:“這就不是老奴能說的了。”】
李瑾瑜很無奈。
戶部和父皇都不管嶺南的瘟疫。
自己難道就看著那邊死人,看著洛塵暴露在危險之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