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宋梟雄 > 第五節 飛走的功勞

第五節 飛走的功勞

河州城外吐蕃部族軍大營中,雖然已經到了半夜,城南莊浪族中軍大帳依舊是燈火輝煌。瀏覽器上輸入看最新更新

莊浪族是河州境內吐蕃最大的部族,人口足有十二萬人,和湟州鬼盧、木波、西寧州的丙離並稱吐蕃四大族。

作為河州吐蕃的領袖,莊浪族長巴氈角不得不為目前的處境深思熟慮。河州和湟州、西寧州都有不同,它緊挨著熙州府,兩座州城之間不到兩百里。莊浪族世居河州黃河南岸的祁安城,下屬有吹折、密減、隴通、龐拜等數十個小部落。這些部落加上莊浪一族足有六七十萬部眾,這麼多人口的安危現在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

“族長,咱們在河州城外已經空耗了一個多月,現在宋國的義勇軍已經進駐熙州,眼看河州咱們是攻不下了,不如返回祁安城,不要和宋軍衝突的好。”族中長老捺羅神色有些著急,自己族人在祁安城生活了數十年,除了前些年的宋軍征伐之外,一直過著恬靜安詳的生活。這裡是西北一帶最豐沃的土地,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孫,怎麼可能輕易放棄。

莊浪的少族長永吉也出聲附和:“父親,今天邊帥宋江的使者也帶來了赦令,只要咱們退回本城,所有事情都將既往不咎。宋人說話還是可信的,這麼些年來也沒有欺壓過咱們,我們憑什麼要為小王子賣命?小王子在的時候比宋人暴虐,從來不會減一絲一毫的稅,就算遇見大雪也照收不誤,我們各族誰家沒有女兒被小王子搶去。要我看與其幫小王子復國,倒不如幫著宋人去打小王子。”

“混賬!”巴氈角大怒而起,指著自己兒子大聲喝罵:“隴鑼是咱們整個青唐吐蕃的頭人,是我唃廝囉王國的領袖。雖然他被宋人打敗逃離了故土,可畢竟還是小王子,你怎麼說得出這種話來。同族之間怎麼可以開戰,這不是讓別人笑話嗎?”

永吉撇了撇嘴,他心裡清楚的很,自己父親的話雖然說得大聲,可也只是說不能去打小王子,不想同族相殘而已,並沒有說不從河州撤退。其實這種話說出來不過是放屁一般,想當年下大雪的天氣,成群牛馬快要餓死的時候,為了爭為數不多的草地,同族之間的血還流得少了?

巴氈角一邊嘴上痛罵著自己的兒子,一邊目光在帳內掃視著,看著其他各部首領的反應。

帳中各個小族的頭人都是沉默著,看見巴氈角越罵聲音越小,誰都明白大族長的意思。一時間人們紛紛站起來給永吉求情,說永吉不過是年少氣盛才亂說話的。雖然我河州吐蕃不好喝宋人勾結與小王子為敵,但是他說的早點撤回祁安城是很有道理。現在春天到了,正是牛羊開始要長膘的時候,怎麼能天天坐在這裡反而耽誤了家裡的生計?

其實不要族長的暗示,大家的意思也都差不多。宋人雖和吐蕃從前戰事不斷,可自從自己歸順之後,待遇卻也豐厚,也沒什麼人來干涉部族內的事情,這次平白無故攻打河州,真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今年正月一過,被送人趕到青海湖的小王子隴鑼和多羅巴,就派了不少使者來策動河湟諸多部落,說是要佔據河湟重現確廝鑼的輝煌。又說已經聯絡西夏即將一起出兵攻宋,要河湟諸部正好可以藉機而起,可是這些和大家又有什麼關係?

河湟的各部大小首領自己心裡都有一本帳,就算自己出了力,讓吐蕃王國建成了,還不是小王子為主。河州吐蕃各部還得要向小王子上貢,與其這樣還不如讓宋人管轄。起碼每年的進貢宋國的皇帝只是象徵性的收取一些,更多的還是用真金白銀茶葉來收購牛羊馬匹。

各個部族首領參加大會的時候,開始就不怎麼同意來攻打河州城。只是隴鑼的使者說得兇狠,誰要是不聽從小王子的號令,到河湟收復確廝鑼朝重建,敢違抗小王子命令者就是滅族的下場。河州的吐蕃諸部左右為難之下,便想出了這麼個主意,只是對州城圍而不攻,坐等看清局勢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河州吐蕃人精明算計,湟州的部落首領們也不是傻子,攻打湟州的戰鬥也是光喊不做。於是這場奇怪的靜坐戰爭連續持續了四十天,一刀一槍都還沒有動過。就連小王子和聶農族大首領多羅巴自己帶的五千番兵,也不敢真正的攻打西寧州,只是在城外佯攻喧鬧一陣了事。

河州等湟州動手,湟州看著西寧州的動靜,而西寧州的小王子卻是等著西夏國的大軍到來。這種雷聲隆隆卻不下雨,真是笑煞旁人。

宋江安坐在熙州府衙大堂,一本本翻著河湟各城送來的戰報,忍不住微微搖頭嘆息。老種經略西北二十年,當真是把這些早就有心無膽的番部看了個一清二楚。此次吐蕃之亂突如其來聲勢浩大,說不得也有他的手段在裡面。

就算老種沒有參與進去,也是他八年縱容出來的結果。當年攻下河湟、西寧州之後,能夠立即打亂各個部族,將吐蕃人內遷屯於各城,然後派出漢軍佔據草原養馬,怎麼可能會有今天的局面?

種家兄弟和曾經的西北將帥們,看來都是留了後手的,這些人之所以放任不管,看來還是為了將來的軍功。狡兔死走狗烹,在這個崇文抑武德大宋朝,一個可有可無的吐蕃部落,邊將們也不怕養出了毛病。

“啪!”

宋江把最後一本戰報扔在公案上,雙手捏著眉間,閉目思索著下一步究竟怎樣行動。自己剛到西北,手下軍馬不過五千,還都是長途跋涉的疲師,暫時是無力出兵的。反觀秦鳳路的數十萬廂軍民軍更是不堪,估計真上了陣能站得穩腳步,就算是求神拜佛了,這樣的軍隊人數再多也沒有半點用處,反而是添亂而已。

宋江拿著硃批,在廂軍民軍的冊子上圈圈點點,眼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穩住河湟的局勢,最起碼不能丟失城池。只要城池不失,對朝廷來說就不算敗績,才能有足夠的時間整頓軍馬。

“唉”

宋江看著那密密麻麻的名冊頭疼不已,廂軍民軍弓手加一塊,足有六十萬人。這麼些個既不能騎馬,又不會打仗。留著他們浪費糧草,還耽誤農事。解散的話,只怕朝中那些只知道“豐、亨、豫、大”的大臣們又要群起攻之。

就在宋江苦苦思索的時候,河州城外的部族會議已經有了決定,全軍撤回祁安城,等待剛剛上任的宋大帥前來安撫。吐蕃人並不擔心宋軍會追究此事,自己對河州城一箭未射。要是朝廷派人來問,就說是大家來河州交易牛馬,只不過河州知州誤會了他們,不放他們進城,所以才惹來這些事端。

在吐蕃人心裡,宋人向來最講究面子,只要宋侯爺來的時候,大家給足他面子服一服軟,自然就可以春風化雨。最多再上貢個百十匹牛馬,絕對可以搪塞過去。

宋江的使者下午到達之後,向吐蕃人大聲宣讀了秦鳳路安撫制置使、馬步軍都總管濟寧侯爺的帥令,然後旁若無人般慢行穿過番兵軍營進入城中,數萬番兵沒有一個敢於向他們揮動一下手中的武器。

看見這種場景,河州知州封子棟膽子也大了起來,就在義勇軍的戰旗即將到達城門之時,河州城緊閉了四十天的大門轟然開啟,知州大人親自出城迎接宋侯爺的軍使。

幾萬番兵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城門外封子棟和宋軍使者相互致禮,接過軍令之後然後才緩緩進城。從始至終近半個時辰,城外的中軍大帳都沒有發出半句號令,就像所有的頭人族長們一起睡著了一樣。

西北高原上的夜風,就像鋒利的鋼刀,不斷的劃破空中,不停發出嗚嗚的聲響。義勇軍火紅的戰旗牢牢插在河州城頭,在勁風中飄揚飛舞。

待到天色明亮,河州城頭上響起成片的歡呼聲,一個校尉氣喘吁吁的跑進府衙報信:“知州大人,吐蕃人拔營走了,河州之圍不戰自解。”

封子棟早料到這個結局,不然他昨夜也不會睡得這麼安生。宋大帥十幾個信使就能讓吐蕃人不敢絲毫動彈,要今天不能解圍,那才是出了怪事。

“趙校尉,我立刻上呈戰報,自校尉來力戰番兵,城內外裡應外合大獲全勝,吐蕃人倉皇遁走,河州之圍立解。嗯·····斬獲數百······你看是不是這樣?”封子棟非常識趣的小聲詢問著,站在他身旁的正是聞訊而來的義勇軍信使,原哨探隊的什長趙興。

趙興搖了搖頭,語氣冷淡得很:“知州大人,吐蕃人是自己撤走的,末將沒有半點功勞。”

封子棟老臉一紅,有些手足無措:“這個······要不是趙校尉及時趕到,也不能嚇退番兵,功勞自然是有的。”

趙興有些不耐起來,搖搖手說道:“封知州,我家大帥最恨的就是隱瞞虛報。在我軍中賞功罰過是極為嚴肅的事情,不能有半點水分。我自會如實上報,封大人的奏報不要牽涉到本人便好。”說著竟然微一叉手,轉身揚長而去。

封子棟站在遠處有些茫然,這天底下竟然有送到手的功勞都不要的人,當真是不可理喻。無奈之下他也只好自認倒黴,本來的大功一件現在化為了虛無,真叫他懊惱不已。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釋出的章節內容

最新小說: 我的電子女帝們在現實搶我 中山穿越記 逍遙紅樓 紅樓:我,賈環,抄書百倍獎勵! 大周第一狠人 大明無敵聖孫 大秦血衣侯:我以殺敵奪長生 寒鋼影 我在大唐開診所 別墅通兩界,擺攤的我賺了億點點 開局!女帝竟讓我替她洞房 大宋梟雄 娘娘,對不住了 我就想安心種田,你讓我逐鹿中原? 亂世邊軍一小卒 逐鹿亂世,從捕魚達人到九五至尊 我在大唐簽到之萬物系統 [歷史快穿]我在言情世界搞事業 佞相他心悅我(重生) 八零,易孕美人專治禁慾絕嗣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