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府,西夏都城。瀏覽器上輸入看最新更新城長方形,周十八餘裡,護城河闊十丈,南北各兩門,東西各一門。
原為宋靈州所屬的懷遠縣,西夏奠基者李繼遷奪取宋靈州後,改靈州為西平府,作為統治中心。子李德明繼位後,認為西平府地居四塞之地,不利於防守,不如懷遠形勢有利。1020年派遣大臣賀承珍督率役夫,北渡黃河建城,營造城闕宮殿及宗社籍田,定都於此,名為興州。
李德明子李元昊(即西夏景宗李元昊)繼位後,1033年又廣建宮城,營造殿宇,升興州為興慶府。並於此正式立文武班;建立西夏統治機構。築臺城南,於天授禮法延祚元年(1038)十月十一日在此受冊,即皇帝位。西夏曆代皇帝皆以此為都城。
興慶府是個大城,內有住戶三十萬人,坐落於黃河岸邊賀蘭山側。雖然興慶府也算是西北大城,可比起大宋的汴京城來說,格局卻完全不一樣。城內並無內城,只有一座宮城,內有宮殿不少,均仿汴京皇宮正殿命名,如紫宸殿等。
當代夏主乾順,至宣和三年正值壯年,他三歲登基到十六歲時都是個傀儡,到遼道宗皇帝毒殺梁太后方才開始親政。乾順親政後勤奮理事,為改梁太后掌政時內外交困格局,先大批遣使祈請交好宋遼,使原本已經岌岌可危的西夏得以休養生息。後納遼宗室女成安公主耶律南仙為皇后,再與咄咄進逼的宋軍交鋒於南線,守住了國土不失。算得上一個守成之君。
今天的興慶府宮城紫宸殿內,氣氛有些壓抑,夏崇宗乾順正在和幾位重臣商議軍國大事。
這些年來南面大宋步步進逼,不斷蠶食大夏土地,先後在宋夏邊界修築了平夏城等50多所新城堡,還佔領了西夏天都山、南牟會、洪州、宥州以及不少沿邊城寨。雖然在前年夏人也大勝一場,殺熙河經略使劉法,屠戮十萬宋軍。可畢竟國力日乏再經不起長久戰爭,趁著勝利還要向大宋求和。
好不容易等到好戰的童貫調回中樞,趁著徽宗皇帝徵召西軍勁旅遠赴河北,秦鳳空虛之際。內附的吐蕃小王子煽動河湟吐蕃諸部起來鬧事,並請求乾順發兵三萬牽制宋邊軍,幫助吐蕃人再奪河湟。
對於這種好事,西夏人自然不可能拒絕,要是能夠成功,就可一改戰略頹勢。退一萬步說,即便敗了宋國的怒火自有小王子和河湟吐蕃承受,和大夏國沒有絲毫關係。
現在河湟一帶烽煙正起,忽然前日得汴京細作傳來訊息。南面宋國走馬換將,秦鳳路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換人了,新任邊帥是個年輕人,馳名天下的濟寧侯宋江。剛一收到訊息,乾順便有些心驚,好不容易走了個童貫,這才平息了十五年的征戰,得了幾年喘息時間。現在又來了個武功卓著的宋江,這可怎生了得?
“國主,宋江之來秦鳳,只怕將來邊事難以安寧了。現在靜塞軍司總領察哥統兵三萬,襲擾宋人邊堡,正好給人口實,這等無用之功不如不做。”說話之人是中書令嵬名濟。
在他看來,河湟之地已被宋國佔據八年,現在城恆日固,再想策動吐蕃諸部造反幾乎是不可能了,否則怎會一個月之久後,二十萬吐蕃人竟然連個空虛之極的州城都攻不下來,這隻能說明吐蕃人只是虛張聲勢而已。
他的話音未落,宰相訛勃囉立刻站起身來阻止道:“中書令此話不對,察哥騷擾宋邊,只是為吸引宋軍注意,不得讓精銳邊軍集結河湟。宋人佔據河湟對我大夏兩面夾擊,此地必須從宋人手中奪過來,不然遺禍無窮。”
乾順微微點頭,開口問道:“那宰相的意思該當如何?”
訛勃囉慷慨激昂道:“國主,現在宋國用宋江主西北,必是為了河湟之亂而來。現在不但不能撤兵,反要趁著宋江立足不穩之際,發西壽保泰軍司軍馬佯攻會州,再命卓羅右廂監軍仁多保忠帶兵入河湟,壓制吐蕃人不得首鼠兩端,必破河湟二州。”
乾順默默無語,要是照著訛勃囉的說法,恐怕更不妥當,這樣做法等於是要和大宋全面開戰。自己親政以來和宋人惡戰十五年,兩國互有勝敗。雖然說宋人敗得更慘些,光統安城之戰,宋國是役死者就達十萬。可這種情況下,自己還是要頻頻主動遣使求和,只是因為這仗已經打不下去了。
戰爭打的不光是勇氣,還有兵器人口錢財。十五年連續不斷的宋夏戰爭,弱小的西夏早就是不堪重負,要再打幾年下去,大夏就要亡國了。就算不會亡國,能夠勉強支撐,可下面各部族也已經不肯再集聚兵馬,這些年下來,人口損失太多,夏國百業凋零民生疲敝,財政也要破產。
乾順沉默不語,嵬名濟只是嘿嘿冷笑。訛勃囉和察哥一黨,只知道打仗,何曾能想到大夏已經和宋國打不起真正的戰爭了。大夏的宗主遼國現在為金國所困,無暇顧及西面夏人死活,光憑藉夏國一家的實力,怎麼可能是宋人的對手。這仗要是真打起來,烽火連年之下,何時能是個頭?
嵬名濟已經無需說話,已經有數個重臣站起身來反駁訛勃囉的好戰言論。俱是說大夏眼下最重要是休養生息,而絕不是和宋國再起戰端。並且這次訛勃囉所要打的這仗,只是為了吐蕃人復國,對夏人沒有任何的意義。
河湟吐蕃時常背信棄義,每每都是兩面三刀。西夏上下沒有幾個對吐蕃有一絲好感的,就連往常好戰的武將們也都是一言不發,顯然是不願意為吐蕃人去送死。
乾順環視一下,朝中絕大部分臣子都堅決反對再和宋人挑釁,自己心裡已經有了主意。
“下詔,命察哥收兵,沿邊諸軍司嚴禁過邊,以免輕起戰端,但要嚴密監視宋人,防止宋人偷襲。”
“國主萬萬不可,”訛勃囉大聲疾呼:“宋人西北正是空虛,聽說西軍精銳全數南下平亂,正是趁虛而入的大好時機,怎麼可以這樣白白浪費!”
乾順臉色頓時有些不悅,嵬名濟冷哼一聲:“訛勃囉,國主已經調集三萬精騎準備入遼馳援,只要助遼主平定女直叛亂,那時自然可以在大遼的幫助下揮師南下。兩線作戰,你有多大把握能拿下河湟?又有多大的把握能守住攻下來的土地?”
訛勃囉一窒,助遼平亂他向來是反對的,在他看,遼國已經日暮西山,沒有必要再去幫助遼人招惹金國。西夏的大敵是宋國,自然要一心攻宋就好。可是助遼伐金是國主乾順堅持要做的,他也不敢出聲反對。兩線作戰的話,夏國還真沒有這麼強的實力供給軍需,如要勉強為之,只能是兩面都敗罷了。
見訛勃囉背問得啞口無言,乾順冷冷說道:“立刻擬旨,著察哥收兵回防,沒有旨意絕不能再起邊釁!”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釋出的章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