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臘大軍見狀隨即止步,三面士兵開始緊張列陣,準備迎接騎軍的衝擊。不想騎軍直衝到軍前將近百步之處,卻勒住戰馬不再上前,只是不住的開弓放箭!一時之間三面箭如雨下,數千張強弓輪番打擊,立時射倒了一大片防具單薄計程車兵。
這時代能頂住強弓攢射的,也只有大宋禁軍中那為數極少的步人甲還有西夏的鐵鷂子。其餘的皮甲輕甲之類萬萬的抵不住的。東南方起事的義軍連皮甲都是配備不齊,哪裡禁得住這種射法!一時之間方臘軍中大亂,兵士們下意識或站或蹲盡力屈起身體,用前面計程車兵身體隱住自己。可是弓箭卻不是平擊,全是拋射而至,箭支從天上飛來,想擋也是擋不住。
方百花已經看到自己軍中的混亂,他還沒有遇見過這樣的打法,四五千把強弓遠遠就把手下兩萬人逼住,這才射了幾輪,自己軍中就倒下一兩千人!他何曾吃過這等大虧,向來都是自己欺負別人,怎能讓人這般戲弄自己?
“三面主動出擊,掩殺上去!”
方百花大聲吼道,再不主動出擊,只怕再過一會,就沒有人再能站住了。
前中後軍指揮得了軍令,立刻驅策著本部人馬分擊三處宋軍。三面將士開始向前猛衝,都想著快速跑過中間空地,只要衝過這百步的距離,就能報這數箭之仇!
理想和現實往往是有差距的,方臘軍在衝鋒,義勇軍卻是在後退,要命的是,義勇軍是邊放箭邊後退。
在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支無敵天下的騎兵,蒙古騎兵。蒙古騎兵最厲害的地方便是他們手中的弓箭!蒙古人極其擅長被古羅馬人稱為”安息人射箭法”的戰法,即騎射者一邊逃走,一邊向後方的敵人射箭。
這種戰術的精髓在於,一從遠距離攻擊敵人,二持續不斷的攻擊敵人,三不給敵人還手的機會。在這種攻擊下不論敵人的精神和裝甲多麼堅強,徹底崩潰只是時間的問題。
義勇軍現在效仿蒙古騎兵一樣對敵,當然義勇軍兵士們目前不可能具備這種後退騎射能力,可是任何事情都是有相對性的。蒙古人需要邊向後跑邊回身射箭,那是因為他們的敵人也是騎兵。可是義勇軍現在的敵人不是,只是些行動緩慢的步兵!
面對方臘軍的衝鋒,義勇軍退得不慌不忙。前後列隊的十幾排散兵線,由最前排開始依次後退。最前排兵士射出一箭退到最後,然後是第二排第三排,進行的有條不紊。將士們手中箭矢依舊不斷,衝鋒中的方臘前鋒軍士卒紛紛倒地。
兩條腿怎麼可能跑得過四條腿?這種對戰的結局只能是一面倒的屠殺!不管方臘前鋒如何勇武,不論方百花怎樣善戰,對於這種只捱打不能還手的戰鬥,都只有敗逃的份!最可憐的是,就算他們想逃都逃不出!
方百花指揮兵馬向左向右左右衝突,三面的義勇軍根本不予理睬,只按照原定的打法,像塊牛皮糖一樣緊緊黏住。你進我退,你退我進,把距離牢牢控制在八十到百步之間!
十幾輪箭雨過後,方百花的兩萬人已經倒下了四五千之眾。傷亡倒還是小事,這支先鋒軍也不是沒有經歷過更大的傷亡,關鍵是這種打法實在讓人崩潰,按照這種進度,敗亡只是旦夕之間的問題!
方百花無助的看著裡許之外,那處高高飄揚著宋軍中軍大旗,眼中已經沒有取勝的**。他也試過帶人直接衝擊義勇軍的中軍,可惜義勇軍就像一隻狡猾的狐狸,絲毫不給他一個面對面交手的機會!
在這個茫然無措的時刻,他忽然想起陸行兒,在杭州自己還曾譏諷過他,恥笑他五萬人馬還敵不過五千宋軍。他清晰的記起那時候,陸行兒一聽見義勇軍訊息時,便掩飾不住那種驚惶的眼神。他終於能夠體會到這種惶恐感覺了,在他面前的義勇軍,根本就不是他能夠戰勝的敵手。現在他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該如何的撤退,如何做到不全軍覆沒!
這是一個奇怪的戰場,戰場中間倒斃數千屍體,還有無數人臥著翻滾呻吟哭號,一兩萬身上毫髮無損的步兵木然站立,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去,呆呆承受著一**下雨般鋒利箭矢,每輪箭雨之後,地上都會增添數百具屍體和傷患。
和中間軍陣喧鬧哭號絕望相反,在三面各有千多騎兵,各自排列著鬆散的陣型,有序的在帶隊軍官號令下射出手中箭矢。這數千人表情各異,有些平靜無波,有些臉色通紅,甚至還有些渾身顫抖連弓都拉不滿!
各軍將領在陣前來回巡視呵斥著!這個時候,一眼就能看出新兵老兵的區別,面色平靜都是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老兵,他們早就看慣了生死,對眼前的慘景視若無睹;而那些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新兵們,只能是或激動、膽怯、手足痠軟。
宋江靜靜看著場中景象,方臘軍已經漸漸放棄了所有的掙扎抵抗,現在該是時候了!
“停!”
中軍紅旗急劇揮舞,伴之的是號角聲的急促響起!
每隊騎軍之前都有人舉旗大聲喝道:“停!”
隨著這一聲高喊,喧鬧的戰場一下肅靜下來,凜冽的北風吹過,只有無助的呻吟聲迴盪在空中!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釋出的章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