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現在覺得稍稍滿意,點頭說道:“擬旨,宋江有大功於國,封濟寧侯,食邑千戶,親眷依照常例加封。義勇軍享上三軍恩遇,至於其他,待戰功報上後再一一封賞。”
大部分臣子都是交口稱讚天子恩德有加,小部分有些良心的也不過閉口不語,也不會有人站出來會對宋江的遭遇表示不滿。
說完此事,徽宗皇帝立即派禮部眾人,前去籌劃迎遼主進京獻俘之事。這百年未有的豐功偉績,官家和朝中大臣們,定是要辦得熱熱鬧鬧、轟轟烈烈的。
遼國西京道懷仁城中,宋江已經聽過吳家亮的回報,懷仁城的四周,被遼軍圍得水洩不通。分別在四門之外,遼軍立有四個營寨!
南面營寨是耶律大石的帥旗,西面的蕭幹領軍坐鎮,北面是怨軍都監蕭餘慶,東面是西京道兵馬都總管蕭韃靼的大營。
如此下寨是有緣由的,在遼軍眾將看來,義勇軍如果突圍,最大的可能是南面和西面,所以軍中兩位統帥耶律大石和蕭幹分駐兩方。
也有小部分可能是北面,這是擔心宋江忽然北上偷襲西京城。唯獨東面突圍可行性很小,因為往東去,宋江無論如何也是走不脫的。
東面是南京道的方向,南京道現在蕭嗣先已經領宮帳軍一萬多人抵達,再加上郭藥師的八千怨軍,還有近十萬鄉兵。宋江就靠著一二千人,跋涉數百里去南京,除了送死沒有其他的結局,是以唯獨東面兵力最少,且這個輕鬆的差事落在了戰力最差的西京兵身上。
宋江在地圖上標記著,心中的把握多了幾分,這次自己突圍,偏偏走的就是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東面!
宋江趴在地圖上全盤思慮清楚以後,才直起身來吩咐道:“加亮,你回去整備軍馬,準備拂曉時分從東門突圍!記住全軍輕裝,出了必要之物,其餘能拋下的都拋下!一旦突圍,全速向東!”
吳家亮有些遲疑問道:“突圍的話,那些俘虜如何處理?要不要?”說著用手在脖子上一比。
宋江看看他,低頭想了想說道:“算了,把他們全部縛起,關進倉庫就是。都是本地鄉兵,也算漢家子民,不是必要的話,能不殺便不殺!”
吳家亮點頭應諾而去,帶他離去。宋江叫人把本縣的李縣令喚來,再下令帳下親軍,開始打點行裝。
李允文驚疑不定的走進大堂,一路上他看見沿途的軍士都在匆忙整理著自己的裝備,看樣子是要大軍開拔了。只是他知道現在懷仁城外,已經被朝廷的大軍四面圍死,現在宋軍是準備要往哪邊去?
宋江看見李允文進來,略略點頭請他坐下,等親兵端上茶之後開口說道:“李先生,我軍就要開拔了,這些日子以來把你關在這,還請原諒則個。”
李允文見自己果然猜中,宋軍的確是要走了,不禁好奇問道:“宋大人,這四面圍城,你怎麼出的去?”
宋江微微一笑:“這個你便不須多問,我現在喚你來是有一事,要你幫我向耶律大石帶上一封書信,必須要親手交到他的手中。”
李允文驚奇不已,宋江拿出一封書信,已用火漆封好,遞了過去:“記住,一定要親手交到耶律大石手中,這事關你遼國的存亡,切記切記!”
李允文渾渾噩噩的走出大堂,看著自己手中的書信滿心的疑問。不過現在他還是不得出城的,見他已經出來,有兵士再次將他看管起來,關進縣衙後院中。只有到遼軍兵馬進城之後,他才可能得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