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宋梟雄 > 六六節 捷報還是遺書?

六六節 捷報還是遺書?

徽宗皇帝要眾臣拿出一個封賞的法子出來,不料眾臣卻都是沉默不語,倒是蔡太師直言進諫,直說眼下不是封賞之時,當務之急是迎遼主進京和出兵北上增援宋江!

徽宗皇帝思量一下,的確如此,要是宋江回不來,那所謂封賞還有多大的意義?不過此事他還是放在了心上,宋江此次北上,算是給大宋爭了一個天大的面子!

他又想起趙良嗣六月與金打成盟約返回之後,在朝中大肆宣揚女直人的驍勇善戰,遼國上京城被金國一鼓而下!不少朝中大臣都因為此事而紛紛轉變風向,變成反對出兵伐遼,這其中就有西軍和禁軍中的不少武將。

現在宋江立功正是當時!正好說明我大宋的軍馬一樣精銳,遼國已經不堪一擊?證明了北上收復燕雲之策的確可行!戰敗遼國只在反掌之間!也是恰恰解了當今陛下的困境,這樣的人不賞,何樣的才賞?

不過發兵北上增援之事,還有個難處,那就是誰都不知宋江和義勇軍不知道現在身在何處,那該去哪裡增援?

朝臣們聽得蔡京之言,紛紛點頭,除了幾個童貫的死黨之外,都是贊同此議。可是同樣的問題擺在眼前,宋江義勇軍究竟身在何處!

蔡太師見大家都是束手無策,上前進言道:“陛下,雖是現在不知義勇軍的去向,但看遼國西京道大軍戒備,想來義勇軍該是到了西京道。應下令西軍北上代州,與河東軍一道北上征伐,取西京戰略之地,為明年收復燕雲打下鋪墊!”

徽宗聽了有些心動,蔡京之言或有道理,遼軍如今不堪一戰,御帳親軍都抵不過宋江義勇民軍。要是精銳西軍一到,那遼國西京兵怎能抵禦?要是今年下了西京大同,明年收復燕雲不過輕而易舉、反掌之間!

不想另一班站在最前方一直不發一言的童貫,現在大步走了出來,竟然連聲制止:“陛下,此議萬萬不可!”

徽宗訝異,童貫不是北伐中堅,一向都是吵嚷著要儘快出兵的?緣何現在卻出來阻撓?

童貫俯身說道:“陛下,代州戰報說,遼國西京現在大軍雲集;前些日接報,南京道也是防備日緊。這時並非北上良機!蔡太師之言大為失策,我朝軍馬糧餉都尚不齊備,勝了尚且好說,要是敗了,明年如何北伐?”

蔡京異常惱怒,一旁冷笑道:“童太尉,你說如今不能勝,那你明年就一定能勝?你可知道現在正是最好時機,趁著遼主被擒時速速發兵,遼人一旦知道耶律延禧已被我大宋拿獲,想必士氣低落,更加上遼國並未立太子之位,帝位空虛,怎能不起紛爭?此時不動,難道還要等遼國內部塵埃落定、同仇敵愾之時再去?”

童貫堅決反對,樞密院中諸將也是同口聲援,說是現在兵馬未整,糧草不齊,不能盲目北上否則必敗。蔡京和諸多文臣卻異口同聲,要官家定下大計,抓住時機趁虛而入,打遼人一個措手不及。

這朝中兩派之爭,當真滑稽可笑。原本最堅決要北伐的一派,現在反口說要暫緩;原來不贊成北上這派,也開始附和起蔡京之言,要速速發兵北上收回故土。

其實爭辯中的大部分人都知道,這個時候要能北上,是不是最佳的時間誰也說不清,關鍵是對誰更有利。北伐這件事情最大的問題是,誰才是北伐的主導者!這也就是童貫堅決不同意現在北上的緣故。

此次若是北伐,皆因宋江引起,要不是他深入敵境俘獲遼主,便不可能有此良機,他當是北上首功!其次要西軍與河東軍北上,這臨時起兵,又是蔡太師諫言,和童貫一樣沒什麼關係,就算官家用童貫為帥,等他到了邊境,說不定戰事都已經完結了,他哪裡能分到半點功勞?

蔡京更是深知此處,將前前後後的方略想的清清楚楚!今日朝堂上的一切,早在他的計劃之內,不光是現在,一會還要有一個更加沉重的秤砣要堆上來!童貫哪裡知道,蔡太師早就是胸有成竹,志不在此,別看這現在帶著自己這方一力堅持,實際上另有打算。

自己的兩位最重之臣,一文一武起了爭端,徽宗皇帝犯了難。於心而言,徽宗是想要北上的,可是童貫在當朝算得上最知兵的大臣,也是徽宗最親信的大臣之一,他的堅決反對,官家心中也犯起了疑,猶豫不決起來。

正在朝堂上紛紛擾擾,鬧得不可開交之時,殿外宮使又一次大聲通報:“啟稟陛下,又有義勇先鋒軍捷報送到,義勇軍信使也已在殿外等候!”

這個倒是樞密院的眾人乖巧,為了怕官家萬一又要見信使,特意把信使也帶到殿外,若是官家要見,可以隨時宣召,無需等候。

徽宗大為驚訝,怎麼這麼短時間會有兩份捷報到來,不過對於義勇軍的捷報,他還是興趣多多,願意立刻知曉的。

徽宗皇帝馬上示意,立刻召義勇軍信使覲見!

在宮使帶領下,一位面目憨厚的年輕人匆匆走進殿中,行了覲見帝王之禮後,雙手托起捷報欲交到宮使手中,徽宗皇帝開口止住:“不用呈上來了,就讓我大宋義勇軍的英雄,當朝宣讀吧!”

這個義勇軍信使,正是周爽。

周爽也不膽怯,開啟軍報開始宣讀:

“臣宋江言,江乃布衣,為陛下揀拔于田畝,受重任於北國。雖值丁憂之期,不敢忘天子恩德,故率軍北伐,先鋒燕雲。以光復故土為己任,不負陛下之期。汴京誓師,陛下親至,江感激涕零,無以復加,唯有一心報國,有死而已。然率軍北上,日夜兼程,不敢絲毫怠慢。二十日抵雄州,白溝之側,遼軍早已森嚴壁壘,整軍待戰。”

“江之無奈,恐誤軍機之重,故以三千輕軍,轉徙保州,棄馬徒步,甘冒險阻,越五回嶺,入遼蔚州,欲轉道燕京,完陛下之命。一戰破蔚州,傷敵數千,獲戰馬萬匹,我軍折損近無。俘遼蔚州刺史,獲知遼主狩獵涿鹿山,即刻連夜北上,與遼主親軍五千,會戰於長城之外,是役斬遼軍四千餘眾,俘遼主及眾臣。”

“後遼軍雲集,東進無路,唯有西去一途。江恐遼主脫逃,是以先南下應州,著宣贊李綱攜遼主南下歸朝。再西去大同,路遇遼軍萬人,破之,斬獲三千,餘皆奔逃。得敵潰兵言,稱懷仁空虛,江帶軍襲至,一鼓乘城,俘虜甚眾。是日,遼四軍大王蕭幹引五千兵追至,兩軍會戰於此,斬獲四千,走者寥寥。”

“江之所思,懷仁西京要地,一地控三州之險,佔此城,則斷西京應朔二州聯絡,若有大軍北上,當可輕奪二州,兵鋒西京,光復故土,是以守城不去。江亦知佔此險地,遼朝必大軍來襲,但若能光復河山,甘為陛下效死。義勇軍歷經數戰,傷亡慘重,已有上千健兒捨身異國。現江率二千殘軍,據城而守,概能十五日之期,若到時無兵北上,江始突圍,再赴南京,全此行之要務。”

“概此行,江無必勝之信念,唯有成仁之決心。若江不能生還故土,不敢言及家事,唯二事鬱懷,祈陛下恩:一願陛下不忘幽雲之志,早日北伐,收復故土,全祖宗未完之功業!二則我義勇將士,染血沙場,家中父老妻兒,還請天子恩澤,不教烈士傷心。此二事畢,江死尤瞑目。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臣宋江頓首百拜,遙祝陛下早成華夏一統,千古之基業。”

周爽將捷報讀完,已是淚如雨下,拜倒在地泣不成聲。

宣德殿上,一片死寂。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徽宗站在龍庭上,眼眶飽含淚水,俯視著下面群臣,“這是宋江的肺腑之言!我大宋有此忠心臣子,為天之幸!眾位大臣還有何言要說?”

蔡京率先跪倒:“望陛下早做定奪,發兵北上!”

最新小說: 我的電子女帝們在現實搶我 中山穿越記 逍遙紅樓 紅樓:我,賈環,抄書百倍獎勵! 大周第一狠人 大明無敵聖孫 大秦血衣侯:我以殺敵奪長生 寒鋼影 我在大唐開診所 別墅通兩界,擺攤的我賺了億點點 開局!女帝竟讓我替她洞房 大宋梟雄 娘娘,對不住了 我就想安心種田,你讓我逐鹿中原? 亂世邊軍一小卒 逐鹿亂世,從捕魚達人到九五至尊 我在大唐簽到之萬物系統 [歷史快穿]我在言情世界搞事業 佞相他心悅我(重生) 八零,易孕美人專治禁慾絕嗣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