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營的整訓開始了,可是這個訊息在京城裡面並沒有掀起太大的輿論,因為一條更加勁爆的訊息傳出來了,皇上下旨令張居正回京了,旨意已經到了內閣了。
支援的人歡欣鼓舞,反對的人如喪考妣,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張居正回朝已經勢不可擋了。
內閣現在有四位閣臣,這裡面沒一個人會反對張居正還朝,旨意既然到了內閣,那麼事情就成了定局。果然,很快內閣就擬定了聖旨,正式宣召張居正還朝。
朝廷新任的吏部尚書王國光也第一時間上書表了態,整件事情徹底塵埃落定。
紫禁城裡面,朱翊鈞聽著張鯨向自己一件一件的彙報,臉上的表情沒有絲毫的變化。自己的事情做得差不多了,也該讓張居正回來做他沒做完的事情了。
“行了,不用說了!”朱翊鈞擺了擺手打斷了張鯨的繼續彙報。
事情進展的也很快,旨意到了江陵之後,張居正那邊雖然上了推脫的摺子,但是兩個來回之後,張居正起行了,離開了江陵老家,正式向著大明的國都而來。
事實上很多人都在擔心張居正回來,畢竟因為奪情的事情,當初鬧得可是很厲害。
張居正不回來也就罷了,可是張居正要是回來了,那就真的麻煩大了。
朱翊鈞懶得管這些人怎麼想,他現在再看另外一個人的資料,這個人就是王用汲。上一次朱翊鈞讓張鯨去查一查他,現在調查的結果已經擺在朱翊鈞的桌子上了。
“說說看吧!”朱翊鈞沒去翻動奏摺,而是直接對張鯨問道。
“是,皇爺!”張鯨躬身道:“王用汲,字明受,晉江人。臣讓人去了晉江調查,王家雖然算不上豪富,但是家境也算殷實,平日裡多與鄰為善,樂善好施。”
朱翊鈞點了點頭,事實上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家境都不會太差,太差你也讀不起書。
除非像海瑞一樣,家裡面寡母供著他讀書,他真是來自社會的最底層。或許也是這種經歷,讓海瑞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對世家大族也毫無好感。
窮苦人出身,讀書有成要對得起自己讀的書,所以才有了海剛峰這個稱號。
事實上很多人非議海瑞,但是朱翊鈞卻不這麼看,這個時代計程車紳,好的真不多,哪怕是家裡是官宦世家,欺壓百姓也是常事,這是整個社會的風氣。
很多時候他們做事是不會留下首尾的,你明知道他們缺德干了壞事,你就是拿他們沒辦法。
海瑞直接就“寧屈富人,不屈窮人”或者有些偏激,但是很大程度上回護了那些被欺壓的良善百姓。至於一些人誣告,朱翊鈞可不認為這個時代人有這個膽子。
以貧告富,在任何時代都不是好辦的,更何況還是在大明朝,有一百種方法逼死你全家。
如果不是實在是活不下去了,或者冤屈的人,他們有這個膽子?即便有人誣告,估計也不會很多。朱翊鈞也不相信海瑞會糊塗到冤枉人的程度,海瑞怎麼說也是從底層成長起來的。
嫉惡如仇,性如烈火,但是這樣的人不是笨蛋,從小長在底層,他對那些豪強如何欺壓百姓,可謂知之甚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