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紹已經帶著人騎馬趕到了前線,在史彥超的大帳內落腳。
他坐在一條硌屁|股的粗木凳上,看著擺在面前的一隻人頭。這腦袋臉上的血跡已經凝固了,眼睛大睜著,死了還栩栩如生,完全沒有萎|靡的模樣,連鬍鬚都硬生生的。
“罪將等萬死!”下面的一群鄆州將領磕頭大呼。
王樸站出來作揖道:“李筠大逆不道,謀反犯上!陛下方出兵,兵鋒所到,一日平亂!陛下英明神武!”
左右兩列文武,立刻大呼道:“陛下英明神武!”
大夥兒一起喊,聲勢十分有氣勢。一干叛將,無不俯首,幾乎是趴在地上。
王樸又當眾大聲道:“就是有這些亂臣賊子,不顧大義、無視大局,在後方興風作浪,我大周禁軍才不能全力抵禦外寇。試想,禁軍正在前方苦戰,後面自己人捅一刀,後顧不堪設想;幸得陛下英明,此番以迅雷之勢平叛,必叫居心叵測者膽寒!”
左攸急忙附和道:“若不是國內有人興風作浪,大周軍哪能有所顧慮,急急退兵?”
鄆州叛將被義正辭嚴的言辭嚇得,紛紛討饒,“罪將等只是懼於李筠積威……”“罪將等萬死……”“陛下饒命……”
郭紹現在可以砍了他們,一點問題都沒有,生殺大權是皇權的一種。但他也可以一句話就寬恕他們,這也是權力。
郭紹想起自己親自派的官員被砍了,腦袋銜著公|文回來的一幕,心裡還有氣。要是照自己的想法,就像把這幫反賊砍了洩|憤。
但是,理智告訴他,無差別地殺他們只有壞處沒有好處。首先這些人在李筠死後就不再有隱患,其次會破壞他仁義的名聲……內|戰還沒打完,他並不想多費力氣。
一兩件事胡來,或許不會產生什麼嚴重後果,但如果太多事幹錯了,就會量變引起質變……前世的老師教他的。
郭紹拿起旁邊的布,把頭顱蓋上,一開口,眾人紛紛躬身面向自己。他說道:“李筠是一員良將。”
大帳內頓時鴉雀無聲,顯然對皇帝的話感到很意外。
郭紹心道:要是李筠是一個不行的對手,老子打敗他有啥值得耀武揚威的?
他繼續道:“李筠在河東時,昭義軍將士勇猛殺敵鎮守大周國門,都是勇士。這次鄆州之戰,他主動出擊禁軍前鋒,也是善於判斷戰陣形勢的最佳選擇。我說他是一員良將,並無誇大之辭。可惜……”
郭紹長嘆一聲:“他不明大義、不識大體,有虧大節,以至於一世之功毀於一旦!朕登基之時,他已奉為君父,今日又背叛,是不忠;我大周軍為了天下百姓浴血奮戰收復故土,他卻在後面策|劃謀反,不就是為了一人之慾,是為不義!天下內|戰混亂久苦,如今世面初定,他又試圖挑起內戰,逆大勢天道而為。天道湯湯,順之者昌、逆之則亡!”
眾臣紛紛附議。
郭紹又道:“今朝廷正是用人之機,李筠為了一己之私將昭義軍將士陷於不義……朕痛惜萬分!”他說著一臉惋惜難受。
眾罪將無不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