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初升,在冬天如血嫣紅。數千眾一起跪伏於地,吶喊震天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郭紹和符二妹也跪在路上,一起叩拜。
良久,在遠處聽不清上面的聲音,但見前面的人紛紛站了起來,後面的也跟著起身。從遠到近幾聲傳來:“宣,殿前都點檢郭紹覲見。”
郭紹帶著符二妹在眾目睽睽之下,一路向金祥殿走去。他目不斜視,卻也發現無數的目光全集中在他的身上;側後跟著符二妹似乎很緊張,不過她到底是衛王的女兒,還沉得住氣,儀態沒出任何問題。
來到臺階下面,郭紹和符二妹叩拜。這邊便聽見符金盞的聲音道:“二妹,到姐姐身邊來。”
“遵旨。”符二妹柔聲應了一聲,起身又回頭看了一眼郭紹,她雙手放在腹前,款款走上臺階。
這時楊士良便站了上來,大聲道:“太后懿旨。李重進、李繼勳深受皇恩,卻起兵謀反,實乃不忠不義之賊子,哀家萬分痛心。不誅此二人,不足以明國家威嚴!不足以平哀家心頭之憤!
今朝廷有殿前都點檢郭紹,忠勇可嘉,長於用兵。宜授郭紹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河東都招討使;史彥超為行營前鋒;客省使昝居潤為河東前營監軍,帶兵平叛。哀家與皇上在東京靜候捷報早日到京。”
郭紹叩拜,大聲道:“臣領旨!”
“郭都點檢上前受印。”楊士良道。
郭紹闊步走上高高的臺階,見符金盞手裡拿著一個墊著黃綢的大印,遂單膝跪在御塌前。符金盞將大印拿過來,說道:“望爾等用心進剿,用命國事以報皇恩……”
“臣等定不辱使命,不負太后、皇上之重託。”郭紹道。
就在這時,符金盞的目光敏銳地在郭紹的腰飾上停留,微微一怔,臉頰頓時泛上淺紅的顏色。
接著宦官楊士良又拿出一面黃色的龍紋旗幟,上書:天下兵馬大元帥郭紹、奉召討逆。捲起後,與聖旨一起交給郭紹。
“臣謝恩!”郭紹再拜。拿著東西退了幾步,然後又沿著臺階當眾下去。
楊士良大聲喊道:“退朝!”
郭紹在臺階下面忍不住回頭看,只見符金盞已離位,符二妹也正依依不捨地回首。他和符二妹對視一眼,已無機會再說話。
文武紛紛叩拜謝恩,等符金盞和皇帝消失在金祥殿內,大夥兒才再度爬起來。一眾武將圍了過來,郭紹把手裡的東西交給楊彪先拿著,說道:“虎賁軍左廂、控鶴弓箭直、馬軍直諸將到殿前司衙署,其餘各自帶人馬散了。”
眾人跟著郭紹一起步行出宮,然後牽馬跟著去殿前司。
大堂內數十武將坐滿了椅子,有的只能站著。郭紹道:“這幾天諸部已集結完成?”
各將陸續稟報。郭紹聽罷點頭,叫人擺上了一張豎放的地圖,“出兵前最後一次議事,明日便開拔!此次作戰,旨在神速奔襲,目標晉州!
出動禁軍總兵力二萬,虎賁軍左廂一萬六千人,控鶴弓箭直、馬軍直各兩千人;戰馬兩萬餘匹。輕裝簡行,除了必要的裝備,別的東西一律不帶。
路線先到西京洛陽,從洛陽北渡黃河;如此一來,李繼勳在河陽三城的眼線、在我們渡黃河之前極可能不知道動靜。北渡黃河後,從太嶽山南驪折向西行,從這裡翻山……然後進入晉州盆地,直逼晉州。
全軍只攜帶五天口糧,輕裝至洛陽,休整一日。李谷已經先行準備大軍後勤;我們到達洛陽後會得到另外十天口糧補充。渡河後五天內奔襲至絳州;也就是說出兵十一天就能讓晉州向拱得到增援。平均日行軍近八十里,我部是精銳,有大量馬匹,應該能做到(郭紹發現強壯的古代人走路的耐力比現代人強很多,不過一般的軍隊攜帶的東西太多、又是步行缺少機動工具所以很慢)。
渡河後,會有河中、解州等地軍民運糧馳援。在我們消耗掉剩下的五天口糧之前,李谷一定能送糧至前線,我相信他的能力。願諸位共勉。”
……
……
(弱弱地求月初的免費月票。感謝這個月的勇氣豬豬、丨渡丨、板磚二世、大神威武的較大額打賞,還有別的書友持續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