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州城南,方圓數里內塵土飛揚。
“嘿!嘿……”不遠處就有兩個穿短打的大漢抬著一根粗|壯的木舂,一面吆喝一面很有節奏地夯土。挑著擔子的壯漢赤著腳一面咬牙快走,一面拿圍在脖子上的髒布擦著汗。
帳篷敞著,濠州城樓就在黃塵瀰漫的遠方若隱若現。郭紹正站在一副木架前面,拿著毛筆在畫畫!畫得實在是醜陋,不過他似乎很認真,一面詳細詢問斥候,一面在紙上新增線條。他在畫一個很粗槽的城池示意圖。
這時又有幾個武將進賬,他終於把毛筆丟在了硯臺裡,轉身說道:“修六個營寨,每個都要雙層防禦,周圍五十里都要安插暗哨、派出遊騎。”
“喏。”
郭紹又道:“我們剛到壽州,兵力只有兩萬。既不圍城也不攻城,先佔住地方再說,謹防敵兵偷襲。”
一個部將稟報道:“城西北有一片塗灘地,有唐兵數千眾拒守,不僅修了圍欄工事,還挖通了淮水修了護城河!城北有水寨,聚戰船二百餘艘。”
另一個部將報:“在下游泗州發現唐軍戰船數百艘。”
“派人四面監視,暫不管它。”郭紹立刻下令道。
不一會兒,一員武將被幾個親兵帶進帳來,武將抱拳行禮道:“末將祁鸛,右廂軍校,奉廂都指揮使高懷德之命,前來拜見郭大帥。”
郭紹頓時一臉和善的微笑,先問了一番高懷德的境況,甚至還問他身體好不好之類,簡直像是故人好友一樣關心……都是向訓和趙匡胤帶壞的!郭紹和這兩人相處不多,卻在他們一言一行中學到了很多;特別是趙匡胤,被郭紹內心認為是對手,卻並不妨礙他向對手學習。
但都校祁鸛並非來聯絡大將之間的感情,他很快說起了正事:“李繼勳將軍任右廂時,敗於塗山西南,末將親自帶兵參與了此役。先是,李將軍聽聞壽州城破,便急於進擊,然後中誘敵之計、又中埋伏;等到敗軍回周軍營地時,糧草被奇兵焚燬。末將以為,柴克宏早就料到了李將軍的動向,準備得很充分。”
郭紹點點頭,從硯臺裡拿起筆,在一本破冊子上寫:洞察對手用意、料敵先機,善用計、善撲捉對手大將心理。
“你繼續說。”
祁鸛道:“我軍大敗,是中了伏擊。當時各部急進,完全沒查驗腳下和周圍的陷阱,忽然硝煙濃煙瀰漫,將士分離。驚慌失措之下,遇到了柴克宏幾股精兵打頭陣,故有大敗。後來我看到他們也就是少數幾支人馬精銳,其它的亂哄哄一片追殺,衣甲不整隊伍混亂,也不是多麼厲害。咱們只是措手不及!”
郭紹又在冊子上寫寫畫畫,將事情大概和自己的看法記了一下。然後交給左攸、楊彪等部將察看。
眾將都覺得郭紹言之有理。李處耘道:“柴克宏頭腦精明、善用巧計,僅靠一人之明,但不善於掌控太多的人馬。”
郭紹等大夥兒議論了一番,便笑問道:“那諸位覺得我有什麼長處短處?”
楊彪道:“大哥善於抓住戰機,一擊而中!”
左攸沉吟道:“佔住大義,鼓舞士氣。在下覺得主公提出結束內戰、為了天下百姓而戰,很好。古人言,以王道伐不義,便是此道。”
王璋哈哈笑道:“我來說郭大帥的不是。那李重進到處說郭大帥心慈手軟,不能帶兵。我倒真覺得主公有時候過於仁慈……就像攻破壽州城那一戰,能做到不屠城的恐怕只有郭大帥你了……”
李處耘道:“最要緊的一點,我大周軍顯然比南唐兵更勇猛善戰。”
“我來說說自己罷。”郭紹道。
眾人紛紛安靜下來,洗耳恭聽。
不料郭紹只是淡然地說道:“我善於射箭。”
“哈哈……”眾人先是一愣,頓時又鬨堂大笑。
郭紹並不留右廂的武將祁鸛,派人把他送走了。眾將也紛紛散去,各自去盯著他們的營寨修築。
濠州城還沒圍住,城外和河上都有南唐大量軍隊,郭紹暫時沒到處去瞧。他老實呆在中軍營地裡,正在尋思柴克宏以及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