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節,也就只有八賢王可以勸的住女帝了,換做他人,誰能做到?
但收到書信後的八賢王看了後,也是直接付之一炬,直接給回了一句陛下親征,你們只需要做好後勤準備即可。
八賢王這樣的回答,讓朝廷上官員們都傻了眼,這你還能說什麼?
沒法子,只能做好自己的本分了唄,是好是壞,就只有聽天由命了。
但私底下,還是有許多的官員針對女帝御駕親征這件事情給出了他們的看法。
那就是,女帝之所以御駕親征,目的不在趙綏,而是在那個被帶去了觀星殿的征討元帥,王小來。
女帝也從來沒有否認過,反正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說了,也等於是沒說。
就連民間都傳開了,能拯救隋陽的,是他王小來,但把隋陽拉近萬丈深淵之中的,同樣也是他王小來。
你說說,好端端的什麼時候玩失蹤不好,非要等到了和趙綏決戰的時候,你玩起來了這一手,這不是誠心給人添堵麼。
一時間,對王小來的看法,分成了兩派。
一派,就是責怪王小來不負責任,另外一派,就是站在王小來的立場,說被人刺殺,也不是他願意的事情。
坊間每日這種話題都不會少了,到處都有人在討論。
甚至於,一些看準時機的說書先生,也會想法設法的把這件事給大說特說,用來吸引觀眾前來。
···
“陛下,不是臣多嘴,民間對陛下您御駕親征的事情,可是多有怨言的。”
跟著同行的軍事負責人平北將軍蔡炳文趁著大軍修整時,入帳來求見女帝,說出了自己心中想法。
哪怕是在行軍路途上,女帝也不忘國事政事,聽了蔡炳文的話,就放下了手中摺子,看蔡炳文道:“哦,怨言?能有什麼怨言?”
蔡炳文低下頭:“民間都傳言,陛下遠離大興城,是不顧國本,有動搖國基的風險。”
女帝聽了後哈哈大笑:“笑話,朕離開大興城就是不顧國本了?朕離開大興城就是動搖國基了?照他們的說法,是要朕一世都呆在大興城裡才是對的了?若這樣做法可行的話,那趙綏又是怎樣叛亂的!今日,朕就把話明說了,小賴子費盡辛苦,將叛賊趙綏給趕到揚州本土,至此關鍵時,朕要做的,是支援他,信任他,他現在不在,朕就要替他穩住局勢,而不是呆在大興城裡眼睜睜看著趙綏死灰復燃,蔡將軍,你,明白麼?”
一通話說的蔡炳文低下了頭。
女帝又是道:“若朝中果真有挑得起來大梁的人才,何須朕御駕親征?又何須小賴子以一介侍中的身份,投身沙場上來,說來說去,還不是朝廷無能,沒有一個與朕分憂之人。”
短短几句話,更加的讓蔡炳文抬不起來頭。
常言道,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可人買了你卻不能幹事,這叫做什麼話。
“蔡將軍你若是有這份閒心向朕彙報民間如何想法,倒不如好好想想到了揚州戰場上後,如何的打壓趙綏為好,而不是在這,與朕打小報告,明白麼?”
蔡炳文愧不敢當:“臣,謹記於心。”
“好了,你下去吧。”
蔡炳文點頭,羞愧滿面而去。
他人走之後,水仙從一側出來道:“陛下,蔡將軍也是為了您好,再說,他本就面皮薄,您這樣說他,會不會太打擊人了?”
女帝搖頭:“不,水仙你不懂,常言道,知恥而後勇。朕何嘗不知道趙綏厲害,朕這次御駕親征,你以為朕只是一時之氣?不然,朕是讓朝中這些百官知道,連朕都被逼到了戰場上了,他們的羞恥之心,還有沒有。朕不是賭氣,朕這是把朝中文武的血性都給他們找回來。”
水仙猶豫:“可臣還是覺得陛下您這個舉動有些冒險了。”
女帝回頭看水仙:“先前朕決定出徵的時候,你可不是這樣說的。”
水仙無語道:“那不是看所有人都反對陛下您麼,而且,臣也知道陛下您的心思···”
水仙沒說其他,就是在指王小來。
這讓女帝面色強做鎮定:“好了,這個不準再提。朕餓了。”
水仙翻白眼無語,只好告退,轉身去了。
只剩下女帝一人時,她嘆了口氣:“小賴子,朕說過,只要你出了一點事,朕就會御駕親征的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