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三天,王小來都是領著冼經漁在回聲谷內踩點,初步的算,這一千畝的土地上,至少需要五十口井水才能維持運轉。這還不算等百姓都遷徙過來後,每家每戶所必須用的井水。
雖說這回聲谷內缺少水流什麼的,但是土地卻不怎麼幹旱,這也讓王小來確定了,這塊地地下水源還是比較充足的,也算是在眾多煩惱事中,一件比較令人開心的事情吧。
百合帶給女帝的摺子很快就有了回應,女帝的回答也是言簡意賅,那就是隨便你王小來怎麼折騰,朕只要熱氣球和火藥的成品,除此之外,建城的事情也答應你了,難民安置處的五六萬百姓你大可以遷走,如果有需要的話,豫州青州兩處先前的難民,也可以給你調過來。
女帝對王小來的支援,方才是王小來最大的動力,不然的話,王小來還真害怕女帝來一個不同意,讓自己白白耗費了十萬銀錢。
畢竟這龍首郡又不是王小來的封地,怎會允許王小來私自建立城池?
好在是說通了,想來,也是自己在書信中的那句重建鵠城,是為了更好的掩護熱氣球和火藥的製造,才讓女帝答應的這麼痛快。
由冼經漁帶領著那二百人的護衛小隊,外加劉太真送來的龍首郡全部兵丁,共計數百人,在回聲谷中幫忙挖掘井眼。
在一開始得知了這幾百老弱病殘是龍首郡全部兵力之後,不光是王小來,連沈西平都發出了疑問。
怎麼著?原來,身為郡級地方,龍首郡常備守備軍至少要有兩千才是,可這裡只有不過幾百人,王小來都好奇其餘的人去了那裡。
別說這些人和王小來沒關係,要知道,他現在是龍首郡都尉,是龍首郡的軍事主官,也是這幾百兵丁的頂頭上司。
然而這幾百個老弱病殘,有些個,牙都還沒長齊,有些則是老的牙都掉了。
如果讓王小來手下那些護衛小隊和這些兵丁來上一架,他敢確定,勝出來的,一定是自己的護衛小隊。
帶著各種不滿,王小來只有先進行水井挖掘的工作,不然的話,你連重築城牆的水都找不來。
麻煩的一批。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王小來一頭撞死的心都有了。
就龍首郡那幾百老弱病殘,吃的最多,乾的最少,一到上工的時間,一個個慢吞吞的好似驢拉磨那般。
急的王小來直接把人都給遣送給趕走了。
為此,他還和劉太真吵了一架。
知道龍首郡窮,可是也不能連守備軍都搞得這麼寒酸吧,畢竟朝廷每年派發到各地用來訓練守備軍的銀子,那不是白花的。
劉太真也委屈,按規定,朝廷每年撥下來的軍餉有兩萬兩,每名士兵到手上的,有十兩銀子,可是你要知道,龍首郡距離大興城雖說不算遠,但是窮啊,這一層層下來,兩萬兩銀子到他劉太真手裡,也就只剩下了不足兩千,這中間,差了整整一倍。
你說劉太真沒權沒勢的,也沒有什麼後臺,上書報告吧,可摺子壓根就到不了女帝面前不說,還被那些盤削銀子的貪官給狠狠的整治了一番。
這不,十多年了,都呆在龍首郡沒有挪窩。
王小來聽清楚了事情緣由,心說這還得了?當即拍胸脯說這事放在自己身上了,不用劉太真操心。
跟著,王小來一邊加快了水井的發掘,一邊讓沈西平帶著三萬兩銀子,在龍首郡各地招募新兵。
至於先前那幾百老弱病殘,全都解散了。
用隋陽的規矩來說,地方守備軍雖然聽命于都尉,但是他們卻是由郡守給招募上來的,為的就是防備都尉權力過大,但怎麼說呢,劉太真真的是沒有多餘的精力,也沒有足夠的信用讓龍首郡內的青壯來從軍了,無奈,只得把這個任務給送到了王小來的手上。
···
“經漁,水井的開掘工作做的怎麼樣了?”在自個的帳內,剛和候塞雷商量完遷挪難民安置處數萬難民事情的王小來問進帳的冼經漁道。
冼經漁搖頭:“情況有些不樂觀。”
王小來抬頭看:“怎麼了?”
冼經漁把實話實說:“回大人,回聲谷地下多頑石山脈,挖掘水井時,大多數地方都開採不動,浪費人力不說,還損壞了好些工具。”
王小來點頭:“這是個問題,日後難民安置處的百姓們都搬過來的話,給他們建造房屋打地基,怕也是要遇上這個問題。”
冼經漁道:“那我帶兄弟們換個土質鬆軟的地方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