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第一輛是用邊角料湊合著造出來,實在談不上有什麼美觀度。
眼前的11輛電動腳踏車卻是規範製造。
樣式整齊劃一不說,該上漆的地方也都上了漆,讓人一看就覺得不簡單。
尤其關鍵的是,計劃中只是希望能試製成功10輛,而現在卻無一失敗。
購買的12套配件全都發揮了應有作用,充分說明電動腳踏車的製造工藝已經完全成熟,隨時都可以投入大批次生產!
作為農機廠的領頭人,產品的成功也就是孟廠長的成功。
孟廠長如何能不‘龍顏大悅’?
“老孟同志,產品既然試製成功了,我們要不要馬上向縣府報喜?”
陳國泰等人去財務室領獎金之時,副廠長查建平對孟自新含笑說道。
“報喜,當然報喜。讓那些大老爺們看看,咱們農機廠可不是隻能夠做些修修補補的小事情,而是一樣能幹大事。建平同志,我敢打賭,這些電動腳踏車就算不是世界首創,也絕對是國內首創。這車送到縣府,絕對能讓咱們農機廠揚眉吐氣。”
孟自新頭都不抬,興沖沖地說道。
“沒錯的,至少是國內首創。不過老孟啊,這車有11輛,咱們送幾輛去縣府?還有,你覺得報告檔案該如何寫才合適?”
查建平眨了眨眼睛,若有所指地說道。
“送幾輛?如何寫?”
孟自新微微一怔,轉頭看向查建平。
“建平同志的意思是......”
半晌,孟自新突然微笑道。
“我的建議是,送2輛過去就行了。報告上就說我們計劃試製10輛,結果全部成功。這表明我們的製造工藝已經相當穩定可靠。縣府如果有意,就隨時都可以投資進行大批次生產。”
查建平也微笑著說道。
“報告上說10輛,他們至少得同意咱們留下三輛,爭取一下說不定還能留下四輛。行,就這麼寫。另外,報告上要不要寫明大批次生產的限制條件?”
孟自新笑了笑,會意地說道。
“我覺得限制條件還是不寫明的好。等縣府的大老爺們對車子產生了濃厚興趣,主動提出投產事項的時候,咱們再說明限制條件。那時候大老爺們就更加容易主動幫我們想辦法解決疑難。”
查建平狡黠地說道。
“行啊老查,有兩下子啊。就照你說的辦吧。”
孟自新點指了一下查建平,微笑著說道。
理論上現場所有電動腳踏車都是國家財產,要由縣裡統一安排。
真照查建平說的這樣做,農機廠就能夠留下五六輛。
這五六輛算是過了明路,可以由孟自新和查建平自行決定其去向。
陳國泰已經定下了最先造出來的那輛醜的,剩下的就是農機廠的壓箱底好貨。
“不是我有兩下子,而是你需要借我的口說出來。沒辦法,誰讓你是正職呢?”
查建平雖然心裡暗暗嘀咕,卻也不失開心地立即著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