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董姨娘扶正?”程二老爺不由一怔。
年輕時,在他失憶的那段日子裡,山村寂靜,美眷如花,兒女繞膝,他是很滿足的。
後來想起國公府公子的身份,攜嬌妻稚子回府,一邊是強買強賣的粗蠻蠢婦,一邊是兩情相悅的紅袖添香,他未嘗沒有動過那個念頭。
只是,也僅僅是動過那個念頭而已。
作為山村私塾先生的姑爺,他或許不懂得,可作為國公府的二公子,他再清楚不過,董氏春花山野村女的身份,註定難登大雅之堂。
而韓氏他再不待見,也是國公府嫡女。
後來官場上一帆風順,雖說國公府沒有明面的助力,可至少無人刻意為難使絆子,要說沒有半點看著國公府的面子,那也不可能。
程二老爺清楚這一點,所以當孟老夫人明確提出來時,反而有些愣神。
孟老夫人卻似乎早有準備:“老二,不瞞你說,自打接到太子妃過世的訊息,我就翻來覆去考慮這件事,想了許久,覺得這是最好的結果,不然我們伯府就沒有翻身之日了。原本不好提出來,而澈兒的身世正好是個契機,韓氏既然鬧騰,那就如她所願好了。”
“可是,董姨娘的身份——”程二老爺一臉遲疑,“還有韓氏說的也有道理,兒子要是這時候休妻,會被人指點的。”
孟老夫人端起茶盞,連喝了幾口潤喉,才把茶盞放下,慢慢道:“老二,這你就想岔了。董姨娘的身份,剛剛好。”
“怎麼說?”
“伯府如今的情況,倘若你重新娶婦,又能找什麼樣的繼室?那些正兒八經的勳貴高官嫡女是不必想了,娶一個庶女或者小官的女兒,你可甘心?”
程二老爺自然搖頭。
若是如此。他還不如與韓氏這樣過下去,至少名頭好聽。
“這就是了,既然娶不到好的,不如把董姨娘扶正。要知道。董姨娘的父親對你有救命之恩,且你們也是做過正經夫妻的。與韓氏分開,把董姨娘扶正,京城中人都會說你知恩圖報,還會有誰說你不厚道?這是其一。再就是我剛才說的。董姨娘兩子一女,把她扶正兩個兒子都是嫡子不說,彤兒就是現成的進宮人選。你要是娶新婦,等她生下嫡女再成人,那該是什麼時候?咱們伯府還要等十幾年不成?”
程二老爺連連點頭,已是被孟老夫人說動了,沉吟一下道:“母親說的有道理。董姨娘這些年低調本分,把她扶正,兒子是願意的。”
孟老夫人撇了撇嘴。
低調本分?誰家小妾會讓公子和姑娘喊她娘?不過董姨娘一家對老二有恩,添堵也是給韓氏添。她自然懶得多管。等董姨娘一旦扶正,該有的規矩是要立起來了。
程二老爺又道:“就是韓氏,倘若兒子真休了她,國公府定然不會善罷甘休。”
孟老夫人抬手,撫了撫鬢髮,緩緩道:“誰說要休妻?和離不成麼?”
“和離?”程二老爺眼睛一亮,“還是母親想得周到!”
和離那是夫妻雙方自願,誰都不虧欠誰,國公府本來也不待見他這個女婿,說不定還樂見其成。
程二老爺站了起來:“既然如此。兒子這就去與那蠢婦商量。趁著族老們都在,把事情辦了,正好不必另跑一趟了。”
“等等。”
“母親?”
孟老夫人笑得一臉陰冷:“和離可以,澈兒可照舊是你的養子。這天下。還沒有說和離後女方能帶走兒子的道理!呵呵,韓氏不是死活要澈兒當她的嗣子嗎,偏偏不讓她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