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準備的紅包,裡面裝的不是真正的銅錢,但卻比銅錢值錢多了。
李瑤回來時開啟紅色的錦袋看了看,裡面裝的是用編織過的紅繩串聯起來的一個個小金幣,李瑤數了數,她的這個紅繩串著的有八個小金幣。
那小金幣可是純金打造的,每個金幣都不大,最多有七八克的樣子,打造成銅板一樣的大小,中間留了個方孔,四周分別刻上了字,加起來是‘吉祥如意’四個字。
董天佑告訴李瑤,老太太給別人家的孩子準備的就是一個小金幣,這八個金幣的大紅包,是給老太太自家孩子準備的。
李瑤聞言點了點頭,心道這董家還真的是財大氣粗。
這個時代金子和銀子的換算為一比十,也就是說一兩金子等於十兩銀子,這一個金幣雖不大,但就是不算這製作金幣的手工費,光這金量都能值一兩多銀子了,這董家壽宴來的未成年孩子怎麼都得有四五十個,這老太太光是紅包估計就能散去好幾十兩,還不算發給自家人的大紅包,就是她手裡的這個。
一旁的劉小玉豎著耳朵聽著李瑤和董天佑的嘀咕聲,知道老太太給了李瑤一個大紅包,臉色更加黑了。
王鴻運此刻的臉色也十分不好看,倒不是因為紅包,而是李巧慧和李瑤都在他們之前送上了這樣珍貴的禮物,一會兒他們的禮物就是拿出來,眾人估計都覺得沒什麼看頭了。
事實上王鴻運預感是沒錯的,等司儀喊到他們王家的禮物,小廝把他們送的一尊白玉拿出來後,不僅董家的人反應平平,就是在場的賓客們也沒有多看兩眼。
他們家送的禮物就像過了個場面一般,匆匆地被端上來,又匆匆地被端了下去……
這讓王鴻運和劉小玉的心中很是不平靜,只覺得這場宴會,還有這個禮物,他們都白準備了,如今還得不償失。
其實以董老太太的眼光,自然看得出王鴻運挑選的這塊白玉是還不錯的,只是他們董傢什麼都缺,就是錢財不缺。
董向文這些年來給老太太弄到的好玉可不少,老太太自然對王鴻運送來的這塊玉看不太上眼了。
不過因為老太太對玉很是有研究,老太太一眼便把這塊玉的價值給看出了七七八八,知道這塊玉大概能值八十兩銀子上下,算它貴些也不能超過百兩銀子,於是轉臉跟鄭秋月說了,讓她回頭備上價值百兩銀子的禮物給王家送去,算作回禮。
其實老太太壽宴給賓客的回禮早就備好了,等賓客走的時候每人都能領上一份,老太太這讓鄭秋月單獨給王家備上回禮,還一定要超過王家送的禮物價值,這可是明擺著不願意收王家的禮物了。
鄭秋月明白老太太的意思,這是表明她們董家以後不會再同王家來往了,所以這禮物自然就不能收了,只是當面拒絕太落人臉面,所以就用回禮的方式,拒絕王家人的心意。
鄭秋月心中也正有這個意思,於是便點頭應了下來。
很快報完了賓客的禮物,接下來便開始上菜了。
來的賓客都還不知道董家今天準備了什麼菜色,等見到最後的一道主菜上來,是一盆清燒熊肉的時候,眾人紛紛驚訝地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