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明確需求,再根據需求進行具體設計。
這是大部分產品的設計思路,符文構裝通常也是按照這個思路進行的。
根據這個思路,高德先列出自己的基本情況:
法師等級:1環法師初期
精神力:186
法力:26滴液態
法術:戲法44,一環法術23
專長:【自適應】(中級冰佑之軀、法忍之軀)
額外:曼多拉魔眼三階(1/72)——遠視、洞察、破妄
很明顯,自己的長處是精神力出眾,同時掌握的法術眾多,配合上專長【自適應】,可以說手段全面,基本有能力應對大部分特殊情況。
短處在於法力總量較少,不足以支撐他盡情施展法術。
此外,還有一個法力消耗大戶“三階曼多拉魔眼”,平時使用也是需要摳摳搜搜的。
另外就是一環攻擊法術手段較為匱乏,僅有一個【冰封之刃+】。
雖然【冰封之刃+】的強度足夠高,甚至可以說超模,但也正因為如此,一般情況下都是作為底牌,不輕易施展,並且是單體法術。
以至於高德現在大部分戰鬥場景中,都是以戲法為主。
符文構裝要做的就是揚長避短。
分析完自己的長處與短處,高德很快就確定自己的需求:
提升續航能力,增加傷害手段。
前者的設計,完全可以參考何西導師所製作的【曠野之息】。
這套符文構裝在提升續航能力方面,可以說做到了極致。
至於後者,就需要高德自主設計了。
確定完需求與方向後,高德便是馬不停蹄地開始符文構裝的正式設計。
即符文構裝設計圖的繪製。
魔法陣有陣圖,符文也有符文圖,這兩者在符文學領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但對於符文構裝來說,設計圖則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原因也很簡單,在現有的符文學體系之中,“符文調率”是繞不過的門檻。
透過符文調率,符文師才能確認符文是否能組成法陣,是否能生效,是否能在選定的導魔材料上成功繪製而出,並根據符文調率的結果進行符文構成、排列規律、位置還有連線方式的調整。
而在符文構裝上,這一件事的複雜度則是提升到了極致,以至於構裝設計圖根本沒有存在的空間——每一套符文構裝都是符文構裝師透過符文調率一點點調整,私人訂製的。
當然,對於高德而言,這已經是老式的符文構裝製造方法了。
他學的是由何西一手開創的新符文學體系,核心不再是超凡側的“符文調率”,而是數學側的“計算”。
憑藉符文學六大基本規則,他可以先進行法陣設計,再透過計算,得出該法陣是否能在導魔材料成功繪製而出。
“一級聚魔符文四個,以四個擴散符文進行隔開,再嵌上一級儲存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