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聞言,還不等李基開口,就自信地搶答道。
“二弟,或這即是《孫子兵法·軍爭篇》所言:圍師必闕也。若是四面合圍,黃巾糧草將盡,或會激起其死戰求生之心。故以盧師僅圍三面,乃是有意示生路,令黃巾上下無必死之心也。”
關羽讚道。“原來如此,大哥高見。”
張飛更是豎起拇指,誇獎連連。“俺也覺得大哥高見,這一番高論就算是跟子坤先生相比也不分上下了。”
劉備輕咳一聲,努力地掩蓋著心中自得,一副謙遜慚愧的表情,眼睛卻是控制不住地往著李基的方向斜了過去,希望能夠得到李基的肯定。
只是李基聽著劉關張三人之間的商業互吹,一陣尷尬,愣是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劉備與關羽的見解,不得不說暗合兵法之道,但是都合得不多。
認真說來,劉備大概是處於第五層,關羽是在第三層,張飛估摸是在地下停車場待著。
然而,依據李基的判斷,盧植之所以“圍三闕一”大概是處於第九層。
因此,李基只能是沉默以待,露出著一絲尷尬而不失儒雅的笑容。
可惜,張飛顯然沒有理解李基特意給劉備留面子的良苦用心,大著嗓門追問道。
“子坤先生,你是不是也覺得大哥分析得很對?跟你比起來怎麼樣?”
李基的拇指與食指做出了一個冒犯高麗的手指,說道。
“還差這麼一點點吧。”
劉備見狀,心中倒已然是頗為滿意,能與李基接近到這種程度,劉備時時向李基請教之下,深感自己確實有所進步。
不過,張飛倒是有些不屈不撓地問道。“具體是差了多少?大哥分析得那麼還有不對嗎?”
李基無奈地拿起三份竹簡堆在一起,說道。“這是鉅鹿。”
又拿起一份竹簡放到桌案的另一角,指著說道。
“此乃廣宗。”
“鉅鹿乃大城,廣宗乃小城。此前玄德兄與雲長所分析亦不算無誤,不過依子坤之見,北中郎將所考量,並非是黃巾死戰反擊。”
“以北中郎將之能,野戰對決黃巾可謂是連戰連勝,已然徹底將黃巾之士氣打得大散,再無與北中郎將對陣之心氣,方會以十倍之數龜縮於廣宗之內。”
“因此,北中郎將對廣宗圍三闕一,意不在於一城一地之得失,所著眼乃是冀州之大局也。”
“以鉅鹿之城高池深,北中郎將若想圍之,攻之,難度驟升十倍不止,故以或非是北中郎將傾盡全力不可攻陷廣宗,而是不願逼迫黃巾棄小城廣宗而退回大城鉅鹿。”
隨著李基的話音落下,劉備只覺得老臉驟紅,關羽依然眯著眼看不出什麼臉色變化,張飛則是瞪大著眼睛,眨了眨,砸了砸嘴道。
“好像懂了,好像又不太懂。”
李基問道。
“翼德,你認為如何方算徹底平定黃巾之亂?是殺盡天下額系黃巾之人?還是直取妖道張角本人?亦或是完全擊潰太平道所堅持之信仰?”
張飛一聽,那雙環目的目光中清澈透露著一絲絲懵逼,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李基無奈地嘆息了一句,接著一針見血地開口道。
“此即是北中郎將的高明之處,北中郎將不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即使傾盡全力攻陷廣宗,廣宗之後尚有鉅鹿,於局勢亦無增益。”
“因此,北中郎將圍困廣宗,意不在廣宗,也不在鉅鹿,而是意在張角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