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基一邊說著,一邊以手指在地圖上劃了三條線路,總結道。“本質上,即是一條直插,兩條迂迴。”
張飛撓了撓頭,甕聲甕氣地開口問道。“這樣直插跟迂迴,有什麼區別啊?”
李基沉聲地說道。“直插的好處,顯然易見,節省行軍時間,兵貴神速,以奇軍直撲至黃巾賊大本營鉅鹿腹地。”
“但風險也是相當巨大,一旦撞上黃巾賊主力,又或者短時間內不能一戰而定攻破鉅鹿,我等區區六千人馬很可能將深陷於鉅鹿郡,再難突出重圍。”
劉備思索了一下,說道。
“此計風險之大,難以想象,並且我等對於鉅鹿的守軍兵力資訊也是一無所知,不宜用之。”
李基內心的想法,其實也是與之相似。
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直插黃巾賊大本營鉅鹿,這純純就是賭狗行為。
勝了,一戰而定黃巾賊,自然是莫大的功勳,自此成為大漢最靚的仔青史留名,可堪以一己之力平定卷席大漢八州之地的百萬黃巾軍。
但,稍有差池,區區六千人恐怕埋在鉅鹿都打不起一丁點的浪花,典型的自涿縣出發到鉅鹿千里送人頭。
“子坤先生,那這兩條迂迴的路線,又有何區別?”關羽開口問道。
“這兩條路線,一條向東進入安平國,一條向西進入常山國。”
李基先是指著地圖上的安平國,開口道。
“冀州治所信都正位於安平國之內,同時這也是黃巾賊人動亂之初在冀州最先攻破的城池所在,且廣宗亦是位於安平國最南部所在。”
“因此,若是選擇進入安平國,尚不知北中郎將是否已收復信都,否則一路南下必將困難重重。”
“但若是北中郎將已收復信都,我等進入安平國也將能以最快速度與北中郎將會兵一處。”
隨著李基的話語落下,劉備與關羽的臉上亦是露出了遲疑之色。
進入安平國的關鍵在於治所城池信都如今掌握在哪一方手中,若是在北中郎將盧植手中,那自然是極好。
可一旦依然是黃巾賊佔據了信都,那麼劉備想要與盧植匯合就會被信都所阻,且以六千人之兵力,恐難攻破信都。
屆時,一旦黃巾賊徹底反應了過來,也必然會全力阻攔劉備率領兵馬與盧植合流。
“那麼看來,最好的選擇是進入常山國?”張飛嘟囔道。
“選擇常山國的話,優點在於山地頗多,更易於隱藏行軍軌跡,且若是成功一路南下至高邑一帶,與鉅鹿城的距離不過五十里左右!”
“如此距離,戰馬急速而馳,頃刻可至,就算是士卒急行軍,也不過半日即可抵達至鉅鹿背部。”
隨著李基的手指在冀州地圖上的高邑與鉅鹿城之間一點,劉備、關羽、張飛的神色均是一凜,莫名地有種心潮澎湃的感覺。
可行性,很高!
劉備、關羽、張飛沿著李基的思路,目光聚集在地圖中的高邑與鉅鹿,只覺得眼前驟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誘惑。
不過,心性最為沉穩的劉備率先冷靜了下來,問道。“子坤,若是進入常山國,弊端又是什麼?”
李基思索了一下,說道。
“弊端的話,常山國恐多山路,行軍艱難,遠不及平原地帶易於大規模行軍,且若是想佔高邑奇襲鉅鹿,一路還需極力掩藏行蹤也。”
而李基寥寥幾句話之中,看似弊端不過爾爾,實則劉備卻是深知其中困難。
尤其是行軍問題,多山路所產生的問題是極難的,上下崎嶇之路,往往會讓實際行軍所需路程翻個三五倍都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