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若死,大漢只會更亂,這是為了社稷,為了萬民,更是為了丞相。”
郭嘉語氣堅定地開口道了一句,然後目光掃過在場眾人,問道。
“爾等意下如何?”
司馬懿率先開口。“如今唯有此計可救丞相,救大漢,必不反對!”
且司馬懿與郭嘉的手掌,都暗自地搭在了腰間劍柄處,隱有一言不合便當場排除異議的意思。
徐庶猶豫了,但僅僅猶豫了數息,也就嘆息地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最後,壓力無疑就來到了一直沒有如此出聲的諸葛亮、龐統以及蔣幹的身上。
事情發展到至此,諸葛亮與龐統已然猜出了大半的真相。
畢竟,在此前一眾門生護著李基回府的過程中,諸葛亮與龐統就近距離地觀察了李基的狀況。
李基雖說是披頭散髮,滿臉血汙,但細細觀察下,無疑是能看到那紅潤如常的臉色。
李基……是裝的。
儘管李基不介意當真來個苦肉計,但周瑜願意打黃蓋,可劉備斷然不可能同意為了蔣幹這一小人傷了自己的丞相。
也正是為了避免漏出破綻,知情的司馬懿、徐庶以及郭嘉才會團團圍著李基,不給蔣幹靠近的機會。
且為了防止破綻以及局面不可控,李基還特意將孫策這一個武力奇高的門生給調離了壽春。
畢竟,孫策的演技拉胯不說,還易怒易燥,就是怕孫策惹出了亂子壞了好戲。
而等諸葛亮與龐統也都表明了態度,壓力無疑盡數落在了蔣幹的身上。
蔣幹當即就滿是悲憤地開口道。
“吾願與丞相同進退,共生死。”
“好!我等便擊掌為誓,事不宜遲,各自速速聯絡可信的將領趕回壽春,起碼需逼迫漢王放棄圍困丞相府……”
頓了頓,司馬懿滿臉狠色地開口道。
“倘若局勢到了最壞的那一步,需做好強行從府中將丞相搶出來的打算。”
“好!”
眾人應了一聲,便擊掌為誓,各自小心地迅速散去。
待蔣幹小心地再回到府中,只覺得心臟都還在狂跳不止,隱隱有種看到大亂將至的感覺。
在軍中將領沒有什麼干係的蔣幹,自然聯絡不了誰。
不過,縱使是蔣幹也明白,大漢局勢即將劇變,甚至不亞於多年前十常侍誅殺何進的影響。
一旦諸多將領入了壽春,那麼無論李基死或不死,劉備都將陷入騎虎難下的地步,雙方的決裂幾乎是必然。
最大的可能性,那便是爆發一場巨大的內亂。
原本有一統天下可能的漢王劉備,也將就此斷了一統的可能。
當即,半天前才發了一份密信的蔣幹,又匆匆再寫了一份密信送了出去,言明瞭李基眾門生準備聯絡各地將領入壽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