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政治的考量,李基自然也不得不多留幾天。
只是就這幾天的時間,卻是發生了一件令李基都頗為意外的事情。
在李基應約了黃承彥所邀之宴,有意順勢想將黃承彥邀到仁德書院治學育人時,諸葛亮卻是意外黃月英看對了眼。
說起來,諸葛亮與黃月英都已是這個時代的大齡未婚男女。
不過與諸葛亮醉心治政鑽研學問的原因不同,黃月英的樣貌卻是世人眼中的醜陋,故以至今未嫁。
只是在李基看來,黃月英倒不是醜,而是天生黃髮,在這個時代顯得特別格格不入罷了。
可諸葛亮意外與黃月英結識,卻是相談甚歡,頓生惺惺相惜之感。
一如學霸男與天才宅女的相遇,尤其是各種雜學上,黃月英竟能與諸葛亮探討得不分上下。
也就在黃承彥的宴席過後,諸葛亮一番深思熟慮後,主動求見李基,請求李基為其向黃承彥求親,定下婚事。
李基聽罷,再三確認。
“亮兒可是認真的?”
儘管李基對於諸葛亮能夠成就美好姻緣樂見其成,但還是想要諸葛亮慎重考慮。
畢竟世人的偏見是一座大山,黃月英以世人的目光看來確是醜女無疑。
就是以著李基的評判目光,像貌而言也是平平無奇。
初印象之下,黃月英能令李基眼前一亮的,唯有其餘女性所缺乏的獨特靈氣。
若是諸葛亮迎娶黃月英為正妻,少不了會受到一些人的譏笑。
而原軌跡中的諸葛亮,畢竟是落難到了荊州,為了融入荊州士族,又或是為了求學之便,與黃月英結下姻緣可能是有著更多的考量。
可如今的諸葛亮有著李基的庇護,無疑不需要那些考量的。
諸葛亮露出一抹苦笑地開口道。
“實不相瞞,家中長輩已多次有意讓亮成家。”
“然,亮兒所欲嚮往的,乃是如師孃那般蘭質蕙心的賢內助,而非娶一人回家中有如擺設,相顧無言。”
聽到這裡,李基可算是明白了。
講白了,那就是在諸葛亮眼中,那就是跟麻瓜沒有共同話題。
這個時代絕色美人不少,但才女卻是極其的稀罕,並非人人都是昭姬這般秀外慧中的。
因此,諸葛亮寧願迎娶黃月英這等外貌有缺的才女,也不願娶一個花瓶回家放著。
而黃承彥的名氣雖大,但黃氏與如今的諸葛氏地位上反倒算不上門當戶對,尤其是黃月英的外貌有缺。
諸葛亮若是回去請家中長輩說親,家中長輩未必答應,故以才會迫不及待地求到了李基的面前。
畢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一旦李基為諸葛亮定下了婚事,諸葛亮的長輩們即便心中不滿,那也得笑嘻嘻的接受下來。
而見諸葛亮的態度堅決,李基也沒有再開口勸說,第二天便親自上門為諸葛亮求親去了。
這前一日才婉拒了李基出山之請的黃承彥,不僅爽快地應承了婚事,更是當場就改口願意出山去給蔡邕當副山長治學育人。
這一則八卦,也是迅速轟動整個荊州。
不過在八卦傳得再如何沸沸揚揚,也影響不了已經啟程返回壽春,開始“求東風”的李基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