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遷治 (第2/2頁)

推薦閱讀:

有著益州世家的支援以及張松、甘寧的協助,劉璋上位的可能性實則比他的幾個兄長要高得多。

且即便劉璋暗藏野心,完全藉助益州世家的力量上位後,也必然會被世家在方方面面產生制約,難成大事。

而等益州與荊南穩定下來,荊州也徹底消化完畢之時,屆時便是北伐中原之日。

只是,李基眼中的炙熱一閃而過便平息了下來,重新將精力放在穩定荊北之上。

李基必須要留在荊北襄陽坐鎮的原因,除了需要威懾袁術,掌控大局,也需要一點點地引導著荊州世家如揚州世家那般奔赴夷州。

夷州之事,在大漢世家的圈子裡並不算是什麼秘密。

只是揚州世家前往夷州的時日尚短,才初步在夷州勉強立足,更別說是明顯得到了多少利益或好處。

且資訊傳遞的不便,讓很多資訊都會存在失真或誇大,所以揚州外的世家對於此事更多的是一種半信半疑或是嗤之以鼻。

因此,如何讓荊州世家也自願入局,李基也還需要費心地謀劃一番。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大事,那便是李基準備向劉備進言遷移治所。

此前初定揚州後,劉備依然將吳縣定為治所,也還勉強說得過去。

可如今即便有長江貫通荊揚兩州,還以吳縣為治所,就顯得相當不合適了。

更重要的是,治所的所在不僅僅會影響掌控治下,無形中還會表明君主之志。

一如,明朝朱棣將國都遷往北平,意在“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也如原軌跡中,東吳定都長江以南的建業城,結果便是當了一輩子的江東傑瑞,未曾有過北伐中原一統天下的志向,只想著偏安一隅。

劉備之志乃是一統天下,復興漢室,今荊揚二州連成一片,豈能再以吳縣為治?

當正式遷移治所,且需要遷往長江以北,表明北伐中原,一統天下之志。

而歷數荊揚二州中長江以北,適宜當作治所之處,唯有襄陽、壽春二城。

襄陽自是不必多說,地理位置優越,聯通八方,水網交錯,北進南陽郡後,往西可取豫州,往北可進司隸,還是天下有數的雄城。

只是,李基再三斟酌考量下,於送往吳郡的書信中還是進言劉備宜將治所遷往壽春。

或許壽春以地形而言,不如襄陽來得關鍵,但後世也素有“南人得之,則中原失其屏障;北人得之,則江南失其咽喉”的說法。

如此可見壽春的重要性,且將會是北伐中原的橋頭堡。

劉備若以壽春為治所,可教世人知北伐中原之志,亦可凝聚上下之心。

更重要的是,相對比襄陽,壽春的位置更利於劉備掌控臨近海岸的諸多港口。

且關羽順利地趁機奪取汝陰城,往著壽春以北擴張了上百里,給壽春城留下了足夠的屏障與縱深,而不至於敵軍來攻便能直接兵臨治所城下。

【……以上種種,乃基一時所想拙見,或多有疏漏,請主公見諒。

時維九月,秋風漸起。不知主公身體可安好?務望善加調養。

——李子坤】

隨著這封書信抵達吳縣,劉備鄭重地來回看了三遍,確認無有看漏之處,方才擰眉細細思索起來。

遷治,乃是大事,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需要考量的是方方面面。

最新小說: 三國無雙之王道能臣 思歸路 快穿歷史之神術系統 帶著網購闖夏朝 域外天魔搞事日記 天飛傳 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帶著實驗室種田 明朝不好混 千古名將曲 從軍火庫開始統治異世 春秋:中興之主 身邊有鬼 我在隋唐收集詞條,無敵天下 朕要抓穿越 大唐最強皇子 亡命之徒 英雄聯盟之王者無雙 三國:我邢道榮,開局懟哭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