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三國:我的計謀模擬器 > 第271章 所忽略的問題

第271章 所忽略的問題 (第3/3頁)

推薦閱讀:

公孫瓚所想的,卻是寧與烏桓同歸於盡,也絕不願意在烏桓的鐵蹄下苟延殘喘。

劉虞身為幽州牧所需要考慮的更多,公孫瓚身為將領無疑是更為純粹。

旋即,劉虞以衣角拭去淚水,道。

“讓子坤先生見笑了。眼下幽州狀況確實不容樂觀,老夫費盡心思也只是緊急調動了三萬餘士卒抵達薊城,儘管老夫有與薊城共存亡之決心,但卻憂心於雙方兵力差距。”

“故以,老夫欲與子坤先生相商之事,便是希望子坤先生能否皆予老夫一部分兵馬?且老夫承諾不到緊急關頭,斷然不會動用吳郡兵馬,儘可能為玄德保全這些兵馬。”

“至於此前承諾子坤的糧草以及囤糧之地,老夫即刻便能兌現糧草,但囤糧之地卻是需要等烏桓退卻後,幽州恐怕才能有一個真正的穩妥之地。”

說到最後,劉虞的目光帶著幾分期盼地看著李基。

儘管貴為幽州牧的劉虞地位遠在李基之上,但劉虞本就是個不仗勢欺人的君子,再兼之李基乃是吳郡郡丞,不歸劉虞所管轄。

並且,劉虞對於瀛洲之事也是有所耳聞,知道李基乃是奉劉備之令前去瀛洲查探倭國之事的。

在劉虞看來,讓李基為了百姓以及大義而暫且棄劉備的命令,轉而借兵給幽州完全算得上是強人所難。

因此,劉虞甚至在心中做好了幾分被李基所婉拒的念頭。

只是,令劉虞所沒有想到的是,李基拱手一拜,道。“劉使君保國護民之心,基深感敬佩,願率三萬兵馬全力相助幽州抵禦烏桓。”

劉虞聞言,為之一愣,先是大喜,然後則是有些憂慮地開口道。

“子坤先生乃是奉軍令而往瀛洲,若是三萬兵馬俱用以助老夫抵禦烏桓,豈非是要累得子坤先生違背玄德之令?如此反倒是害了子坤先生。”

頓了頓,劉虞接著說道。

“子坤先生僅需借老夫一萬兵馬,老夫便已經是感激不盡了。”

李基笑了笑,正色道。

“地或分南北,但漢人豈有南北之分?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主公與基俱是漢人,烏桓異族膽敢劫掠漢土,那遑論何人,便有殺夷之責也。”

“相反,若是基無視烏桓而遠遁之,事後定會被主公重重斥責懲罰不可。”

這一番話,聽得劉虞可謂是心潮澎湃。

尤其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句,更是讓劉虞忍不住大為讚歎。

“好好好!子坤先生年少而大賢,實乃大漢之幸,老夫在此便代幽州百萬生民謝過子坤先生之大義。”

“基不過是遵循主公教誨而做該做之事罷了,當不起如此讚譽。”李基推辭道。

大喜過望的劉虞,繼續讚道。

“見子坤先生,而知玄德之仁德也。子坤先生尚且如此,可見玄德定然也是如傳聞那般仁德忠義也。”

對此,李基只能是繼續推辭,然後請求道。

“基對兵法韜略亦是略懂一二,故以不知劉使君可否允吾參贊軍事,翻閱關於烏桓的相關記載?或可尋得一二對敵之策。”

劉虞聞言,幾乎是毫不猶豫地答道。

“子坤先生過謙了,老夫可時常聽聞盧子幹讚歎汝之才能,能有子坤先生相助,老夫可謂是求之不得。”

“若非是需要顧忌玄德的想法,老夫恨不得現在就讓子坤當一當這幽州別駕。”(本章完

最新小說: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