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共振,說來簡單,不過就是完全無視了空間的‘量子對感應共振效應’而已。
根據這一理論,人們完全可以做到全宇宙‘瞬間移動’。
……當然,這其實也算不上真正意義的瞬間移動,因為這種方法是採取量子資訊共振模式,在彼方以等量物質為基礎,瞬間共振出一個完全一模一樣的分身,到時候,兩個身軀同時共振,做同樣的動作,由同一個思維所控制,不分你我,效果自然也就等同於瞬移了。
然而,道理儘管淺顯易懂,做起來卻千難萬難。
量子作為世間物質與能量的最基本粒子,想要在實際應用中做量子共振,你必須要將微觀操作做到極致,而且除此之外,恐怕還要找到對的辦法,找到了對應的‘鑰匙’,方才有一定可能。
像某些無腦故事裡說的倒輕巧,往往三句話說完,光說一個理論,泛泛而談,然後主角就輕而易舉做到了,比如什麼切割量之類的。
呵呵,實際情況嘛……
一個實驗成果,你是根據什麼理論來做的,普通人知道了有個屁用?
比如說,你就算是知道核武器是根據元素核不對稱力(輻射),在一定濃度與壓力的條件下產生的鏈式反應,最終使元素產生分裂效應,或者二級坍塌融合效應,從而釋放出巨量的核內能,按照釋放方式,分為聚變和裂變兩種。
知道了這些,又有什麼用?
給你一百公斤標準核彈原料,你就能造出原子彈來?
搞笑……
張騫很不幸,他經歷的世界都極度真實(攤上了一個較真的作者),所以,他從一開始就否掉了切割量子之法。
因為現代科學理論認為量子已經是最小粒子,無法再行分割了,而以他目前的境界,也遠沒有達到打破這一理論上限的程度。
此法不可取。
不過,這到也沒能讓他知難而退。
因為張博士自認為已經找到了對的‘鑰匙’——既然精神力能夠通行諸天萬界,那它至少也是一種純粹的基本量子,也許更高階一點也說不定;而在現代科學體系劃分中,電子本身也是基本量子之一。
這樣算來,由這兩種基本量子構成的能量體,理論上應該跟同一源頭量子,產生共振效應才對。
“方案應該可行,由自己分割出去的精神體,由於同出一源,所以可以跟主體精神力、自己的靈魂產生共振,從而不費吹灰之力,輕易達到共振分身效果。”
當初張騫就是這麼想的。
然而,想法是不錯,但他終究還是錯了,只猜對了一半。
基於某些未知原因,那兩個初步具備生命本能的分割能量體,確實可以與他主體精神力形成一定程度共振。
但,效果遠沒有達到預期。
最後只是如同佛門他心通一般,做到一定程度心靈互通而已,想要像操作分身一樣去控制的話,卻是根本不可能。
在他感覺中,那彷彿就像是一個駕駛員試圖控制環太平洋巨型機甲用繡花針給別人紋身一樣,精度慘不忍睹不說,還會遭到‘機甲智慧程式’的本能反抗,導致操作失敗。
如此一來,張騫想要將之作為分身的打算,只好作罷。
最後仔計較了一下,他雖然不滿意,不過好在心足夠大,知道失敗是成功它老母親,這次不行,下次繼續努力就是了。
現在,就當這是自己創造了兩個另類智慧程式生命,多了兩個寵物,或兒女吧……
說真的,這種結果才正常。
若真被張騫一下就弄出個量子共振分身,那才有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