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小正太什麼意思?
練習?什麼樣的練習?
其實就是動作練習,比如走路,比如奔跑。
他們目前還在不斷學習運動,說好了每天晚上固定抽出時間來走樓梯,就這樣,每天都要總結出更精確、更高效、更節省運算資源的動作模式。
這表面上看起來跟普通人類小孩學走路沒什麼兩樣,其實還是不同的。
普通人學走路純粹是本能,在過程中會自動產生身體記憶,這種能力並不佔用大腦運算資源。
雷、婷兩個小朋友不一樣,他們的練習其實是一種程式升級更新。
每天重新整理一次,新程式更高效,文字更小,以此替換舊程式。
這麼做,當然是為了節省運作資源。
對於他們這種與眾不同的生命狀態來說,運算資源相當重要,能省則省,因為簡簡單單的一套動作,也是每時每刻都要佔用自身‘大腦’的。
這也是張騫沒有給他們設計出‘衣服’的原因,那太佔用運算資源,根本沒必要。
這不是開玩笑。
兩位小朋友目前的狀態,綜合起來的一些指令集,已經幾乎佔用了所有‘硬碟空間’,沒有多少冗餘空間可用了。
不信你算算看:
雷、婷兩個,分別擁有兩種外表形態,一種人類嬰兒形態,另一種種成年人形態。
模擬這兩種形態需要一條指令集,這需要佔用一塊固定運算資源吧?
為了儘量減小文字,兩個小屁孩根本沒模擬頭髮、眉毛、面板、皺紋……等細節,這可不就省下了許多倍資源?
另外,最重要的‘動作能力’、‘飛天遁地的能力’,也同樣要轉動海量運算資源。
這些合起來,就相當於量子版的最基礎DNA資訊,已經是被固化,只能升級,不能刪除,而升級方向都是奔著儘量縮減文字而努力。
就是這樣省來省去,最終也剩下可憐兮兮的運算資源而已,根本不夠兩個小娃娃攝入大量的知識。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他們人格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真正人格還是嬰幼兒形態等原因吧。
還不是運算資源不夠給鬧的。
為什麼缺少遠端資源呢?
廢話。
要怪就只能怪張騫的精神力量不夠高階,以此構建的‘電路圖’、‘硬碟’無法做到無限大。
要解決這個問題,倒也不是沒有辦法。
最笨最方便的辦法就是擴大規模,單純新增精神力,把‘硬碟’弄的更大,自己算量自然就上來了;
另一個辦法就有些懸了,得等到張騫精神力再次有了質的蛻變,到時候‘材料’進階了,比如達到一念大千的程度,用它構建的硬碟自然也升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