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塵山腰,漢白玉砌成的校場之中,龍檀腳踏金蓮,一身白袍,不染半點塵埃,笑對眼前七十萬離塵弟子。
“爾玄門本經道德經,上卷為道,下卷為德。未知此道更有大此道者,為更無大於道者?”
校場之中諸人皆靜,自龍檀踏入離塵以來,與離塵辯法已有十場,每辨必勝。
知此人來一不善,離塵上下弟子一開始就全力以赴,可惜數位辯法好手,都在此人面前敗得乾脆利落。
而此番龍檀言辭之犀利,更勝於前,這已是直指道門跟本。
玄門修行道人不信神明,只將‘道’視為唯一信仰。可若道並非是極致之大,則不足以成為修行之人信仰之源。
唯有那龍檀對面,無幽仙君冷然答道:“天上天下唯道至極,最大更無大於道者。”
那龍檀卻是唇角微挑:“道是至極最大更無大於道者,亦可道是至極之法,更無法於道者。”
無幽微一凝眉:“道是至極之法,更無法於道者。”
對面龍檀語中暗含梵音,震人心神,不斷干擾著他的思緒,不過這也是辨法的一部分,並不違規。他這裡也同樣是語含真力,使對方難以冷靜思量。
不過效果不大,且無幽也敏銳的察覺,對方在以言辭設下陷阱,一個不得不跳入進去的陷阱。
果然下一刻,就聽龍檀笑道:“可玄門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意自違本宗?乃雲更無法於道者,若道是至極之法,遂更有法於道者。何意道法最大,不得更有大於道者?”
“這又何需問?”
無幽仙君搖著頭:“道便是自然,自然即是道。所以更無別法能法於道者。”
聽得此處,場中道行高深者,不由都微微頷首。此人先是以言辭為誘,從無幽這裡確定了‘道’是至高無上,再以‘道法自然’作為論點攻擊,實在是刁鑽無比。
而無幽之意,則是說天地人皆有所法而自安,天地自然所效法的最終物件,就是道。道是以本身為法則,存在與天地人物自然之中。
所以再沒有其他的別法能法,能夠凌駕於道之上。
可卻遭龍檀反詰:“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亦得自然,還法道不?”
“道法自然,自然不法道!”
“道法自然,自然不法道。亦可道法自然,自然不即道?”
“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所以不相法。”
“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亦可地法於天。天即是地。然地法於天。天不即地。故知道法自然。自然不即道。若自然即是道,天應即是地。”
此時在場諸人,都是一陣沉寂。便是那無幽,一時間也陷入到了沉思中,籌謀應答之法。
見得此景,離塵宗上下都是沮喪莫名。眼前無幽仙君以十四萬三千年歲月,得成太上大道,至今已有三十萬載。這位雖非是門中三代弟子中,最出類拔萃者,卻是如今三代之中,境界最高的一位。
本是在閉關修行,此番是聽聞龍檀登門討教辨法之後,這才特意破關而出,應對這位南無大乘佛。
二人境界不同,然而無幽有著四十餘萬年道業積累,根基之深厚,當遠超這龍檀才是,
可即便是這一位,也非是那龍檀之對手麼?
此時人群中,卻忽有一人行出,卻正是無地仙尊,目中銳芒顯現。
“本際難思之道,唯凡不測聖亦不知麼?”
所謂的本際,是佛門術語。指根本究竟之邊際,即絕對平等之理體,又作真際、真如、實際。
也指真理之根源、萬物之根本!
佛門認為要修成佛道,需排除一切是非善惡等判別境界,認為佛門所追求的至道,是‘無言無說’,‘無有文字語音’,是一切法門的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