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下的很好。”
圍棋名人來了,當然少不了指導棋環節,落下最後一顆白子,陳嘉謀笑吟吟的誇獎道。
“這樣就可以了。”
誇完旁邊的小朋友,陳嘉謀揹著手來到旁邊這一桌。
看到小不點的落子,他想也沒想就落下白子。
都是小朋友,沒什麼難下的。
不過。
眼前這位小朋友天賦挺不錯的,聽少年宮的老師說,今年才三歲,下棋下的就有模有樣。
水平跟七八歲的孩子差不了多少。
是個可造之才。
如果這個叫宋仁的小孩是金陵人,倒是可以多栽培栽培。
可惜。
姑蘇和金陵離得太遠。
不出意外。
李傑最後輸了這盤棋。
畢竟他才三歲,學棋都不要一個月,這種情況下要是贏了陳嘉謀,那不是天才劇情。
而是驚悚片。
下完指導棋,陳嘉謀又觀摩了一場圍棋課。
臨別之前,他拉著方英哲說了一會悄悄話。
“小方,你們姑蘇的圍棋班辦的不錯。”
“有幾個好苗子,你要多關注關注,特別是那個叫宋仁的小孩,他的棋感很好。”
“好好培養的話,可以進省隊的。”
此時,國內還沒有職業棋手這個概念,連段位都沒定。
甭管是聶偉平、華億剛、程祖德這樣的圍棋高手,還是像陳嘉謀這種退役棋手,都沒有段位。
除了棋院組織的賽事之外,外界基本沒有任何職業賽事。
後世,國內圍棋雄踞亞洲。
什麼拔罐王橫壓一代。
但那是過去。
現在的華夏,雖然是圍棋的發源地,但水平卻不是很高。
建國後的環境,實在是沒有發展圍棋事業的環境,要不是陳老總,連棋院都沒有。
同樣的,小棒棒的圍棋也不行。
最利害的是小日子。
小日子那邊各種職業賽事遍地開花,什麼棋聖、十段、本因坊、名人、王座、天元等等頭銜戰一大堆。
下午。
李傑幾人提前被莊超英接了回來。
今天有通知,副食品店來新貨了。
臨近年關,上級專門下了通知,務必確保群眾過年的餐桌。
他們幾個小的都被叫去了排隊。
莊圖南被派去副食品店,林棟哲去了糧油店,庒筱婷則是跟對門老吳家的吳珊珊一塊去了百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