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抱元經,相傳乃元始聖尊晚年所創,故而又名元始經。
昔年,元始聖尊化道前,常在道山上傳道授法,偶爾也會提起此經,奈何卻無人能領悟,就算強行記住,時間一久,也會徹底遺忘,什麼也想不起來。
這就是元始經,整篇經文直指大道本源,唯有大徹大悟,方得道真而觀元始。
這裡的元始,既是元始聖尊的道號,也是亦可稱作原始,包含了天地大道的種種玄妙與變化。
“元始經麼……”
一路往上,楊玄步履沉穩,面色平靜,彷彿感覺不到大道意志的壓迫,倒不是說這股大道意志不強,而是他的心思,早已沉浸在了兩塊通名碑內的那兩段經文之中。
“天下萬物,皆以有為生;有之為始,以無為本,將欲全有,必反於無。”
“一元之始混初開,二分陰陽互徘徊,三生萬物相鼎立,四象歸回原始來。”
他邊走邊沉思,神情漸漸有些恍惚,隱隱觸控到了一股難明的意境。
不知不覺間,前方的層層玉階消失了,整片天地都變得迷濛起來,忽而枯寂破滅,忽而繁榮鼎盛,在衍化,在生滅,週而復始,輪轉不息。
“天地大道,果真妙不可言,難怪這麼多人都沉迷其中,難以自拔。”
良久之後,楊玄才醒轉過來,他剛才試著去參悟元始經經文,沒想到就進入了悟道狀態,讓他在證道路上更進一步。
“不愧是道門聖經,哪怕只是小小兩段經文,也讓我受益匪淺,不過此經,卻似乎與道經有著某些相通之處。”
楊玄感慨地道,總覺得這元始經,與自己所掌握的道經有關聯。
道經號稱萬古第一經,古往今來無數人尋覓而不得,但此經既然存在,那就未必沒有前人觀悟過。
或許,元始聖尊曾有幸從某個地方聆聽過道經也說不定,當然這僅僅是楊玄的猜測,尚不能確定,一切還等他得到完整的元始經才能知曉。
“三塊通名碑,我已見過兩塊,並從中獲得兩段經文,這第三塊通名碑內的經文,我也務必要搞到手才是。”
思索間,他下意識的加快腳步,不斷往上行去,沿途所過,一層層玉階之上,雲霧繚繞,蒸騰不息,看不到任何人。
如此一炷香的功夫後,雲霧終於散去,眼前豁然開朗,眼前所見的是一處遼闊的平臺,平臺中央聳立著一座巨大的石碑。
石碑高有百丈,上面清晰可見幾個人名,那些人名,統統都是大道文字,透發著強大的道韻。
“這就是第三塊通名碑麼,上面居然還有師尊炎帝,與荒天帝的留名。”
楊玄停下腳步,望著那碑面上寥寥幾個人名,眼中驚訝之色轉瞬即逝,師尊炎帝與荒天帝雖為太古五帝,但相比起元始聖尊來說,卻也得以後輩自居,曾經來過道山也就不足為奇了。
“咦,除了咱們以外,又有人來到了這裡。”
“這人是誰?實在太古怪了,我竟是看不透他。”
此刻,那巨大的通名碑下面,幾道目光齊刷刷的聚焦到了這邊的楊玄身上,各自臉上露出了吃驚與好奇之色。
楊玄神色如常,明白這幾人就是那幾個從天道聖院而來的妖孽是了,其中有一人還是個熟人。
此人一襲青衫,身形挺拔,面容白淨,宛如一個白面書生,舉手投足間,都給一種溫文爾雅感覺,讓人很難生出惡感,不是那個曾在飄渺仙城上所見過的遊雲景又是何人?
一別多日,遊雲景的修為,也順利邁入了仙聖境,一身氣勢比起以往,明顯愈發的沉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