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遠處,全程觀看整個戰鬥過程的奇伯,看著晉安最後施展出來的神道拳意,面露訝色:“咦,那是……”
“奇怪,晉安道長剛才的元神御法怎麼會同時有兩個人的神魂氣息?老奴如果沒有看錯,那位神魂氣息好像是來自玉京金闕里的那一位,奇怪,那位怎麼也來到小崑崙虛了?老奴居然一直沒發現。”
明眸皓齒,身段纖柔修長,肌膚白若美玉的倚雲公子聰明靈慧,她博覽群書,不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通曉不少修行界秘事,她看著氣勢不斷拔高,越戰越勇猛的晉安,一眼便看出了本質真相,氣質清冷道:“他並非是依靠自身突破入第三境界,而是藉助外力暫時登臨第三境界,有人醍醐灌頂,讓他暫時魚化鯤鵬,擁有了能與九面佛十世肉身的一戰之力。”
“我們這次進入小崑崙虛是來救他口中的棺材鋪老闆林叔,如今林叔沒有找到,反倒意外與玉京金闕的那位相遇,所以不難猜想,所謂的背影像林叔之人,應該就是玉京金闕來的那位了。至於為什麼對方會出現在這裡,玉京金闕那位與他口中的林叔,都是來自京城的道教聖地玉京金闕,兩人是師叔伯關係,她出現在崑崙山的目的不難猜想,應該是來武州府調查林有道當年被人偷襲,道基被毀的事,調查是誰在針對玉京金闕,這件事一直懸而未定,一直沒有找到背後真兇和主謀者,如今林有道在他的幫助下,道基修復,重新恢復修行,玉京金闕肯定要藉助這件事力排眾難,重新調查當年真相。”
奇伯一生都伺候在自家公子身邊,心思如何能不縝密,而且他從小看著自家公子長大,太瞭解自家公子的性格,他幾乎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自家公子對晉安稱呼的變化。
這次不再用晉安道長稱呼對方。
而是幾次都改成了語氣生硬的“他”,變成陌路人般生疏。
奇伯小心試探一句:“公子,你生氣了?”
倚雲公子依舊氣質清冷看著玉山道宮不死樹下的晉安,這一刻的她,眸子晶瑩閃閃,似有別樣情緒在絮繞,又似在深深記住玉山上那道身影。
奇伯看出了自家公子身上的變化,看著一直清冷不說話的自家公子,深怕自家公子把心事都憋在心裡,於是小心翼翼道:“公子,或許晉安道長這次與人元神相交併非出自個人私利,或許只是想救人心切,比如想從九面佛手裡救公子你。就如當初公子你可以為了晉安道長,不惜千里迢迢進入沙漠深處尋找九面佛一樣。”
“要不,等這次小崑崙虛的事結束後,老奴親自找晉安道長問問他是出於什麼原因跟那位元神相交?”
倚雲公子還是沒有說話。
荒漠上沙塵翻滾,她的眸光,穿越所有沙塵和狂風,一直盯著玉山上不死樹下的道士人影,不言也不語。
“走吧。”倚雲公子收回眸光,頭也不回的轉身離去,蒼野茫茫,背影孤落的朝小崑崙虛外的出口方向走去。
奇伯:“?”
奇伯站在原地,兩邊為難的看看晉安又看看自家公子,臉上神情糾結,最後還是選擇了自家公子,追上倚雲公子:“公子等等老奴我,公子我們不等等晉安道長一起走嗎?”
倚雲公子語氣平靜,走得頭也不回:“有她在,用不到我們了。”
奇伯:“唉?”
“公子,那我們接下來…去哪?是出崑崙山找陳道長他們匯合還是繼續遊歷天下?公子下一站打算去哪?”荒漠戈壁上,一主一僕一前一後走著,奇伯小心詢問。
那張不施鉛華,容顏清麗的美麗面龐上,面色平靜,眸子平靜,語氣平靜,:“不了,提前回府吧,出來這麼久我有些累了。”
奇伯雖然知道身為僕人,不能過多議論主子的事,可他此刻還是忍不住多勸一句自家公子,也曾年少過的他明白,今天他們若離去,兩人間的誤會與隔閡將會在遺憾中伴隨終身,奇伯:“公子,我們真的不留下給晉安道長一個解釋機會嗎?”
“公子你與晉安道長髮生過那麼多事,經歷過那麼多事,最後還能在千里之外的沙漠深處再次相逢,這是天意,心有靈犀…都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若是千年有造化,白首同行在眼前,發生在公子與晉安道長間的緣分,就連老奴我也是第一次聽說世間還有這種奇妙際遇,老奴在公子和晉安道長身上看到了冥冥中早已安排好的千年造化,那是千萬人裡都再也找不出比公子和晉安道長更有緣的人了。”
奇伯一路苦口婆心相勸。
這麼一路相處下來,他是早已經把晉安道長視如家人一樣親切,習慣了身邊有那麼位悲天憫人,為人間正道衝冠一怒的小道長,也聽習慣了耳邊總有山羊與小道長的一路拌嘴熱鬧聲。
那樣挺好的。
公子很久沒有這麼開心笑一路了。
倚雲公子依舊語氣平靜走在前面:“他不必向我解釋,我也沒有生他的氣。”
“心意投合,子不負孤,可以神交。元神交合,必須徹底放開心扉、記憶,毫無保留,讓對方看到你的所有記憶與秘密,單是最後一點,我永遠也做不到,她已經遠勝過我。”
“作為好朋摯友,奇伯,我們應該為他感到慶賀才對。”
奇伯滿臉苦色,公子,你若真的放得下他,你若真的心裡沒有芥蒂,你若真的不在意他與玉京金闕那位元神交合,就不會從剛才起,到現在,一直不提他的名字了。
緣起緣滅,緣濃緣淡。
刻意的遺忘,何嘗不是刻意的逃避。
奇伯嘆氣:“公子,錯的並不是你,而是因為你身上揹負得太多太沉重,是因為你的心地善良,並不想給身邊最在意的人揹負太多你身上的沉重。”
緣分不是人海中兩個人的擦身,緣分是在不可能的相遇中與你相遇。誰不曾年少過?可年過不惑才知人生總是聚少離多,每個人都有太多的身不由己與遺憾,所以人們總說自古多情空餘恨。
 本章完